文/风言锋语
今天听一个理财讲座,讲到我们在生活中与其讲究,不如坚持讲究,我很喜欢。
其实讲究不一定意味着多花钱,将就也不一定少花钱,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过日子不妨讲究一些,不必那么将就,一辈子吃饭只求果腹,穿衣只求遮体,永远是一碟老酸菜下泡饭,一身过了时的旧衣裳。为什么不可以吃好点,穿好点?
好不容易活一辈子,真不必太亏待自己。有一次出差,我和公司的高管住在一个房间,卫生间的化妆台上摆满了各种我叫不上名、不知道品牌的化妆品,我这才知道,这位高管同事,除了天生丽质之外,还有对自己脸的讲究。
我问过她:天天这水那露的,就不嫌麻烦?她的回答也让我记忆深刻:想美就不能将就。我之所以这么拼,就是要对自己好一点,就是要让自己过讲究不将就的生活。
的确,要想过不将就的生活,我们自然会愈加努力奋斗,反过来还促进我们对生活的追求。
但过讲究的生活不是简单背个LV的包包,穿件香奈儿的衣服,这里面还是有些学问呢。
1.讲究并不意味着多花钱
小时候,父母微薄的薪水要养一大家子人,日子过得很拮据。饭菜是最简单的,衣裳是典型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我穿小了给弟弟穿。但母亲总是把最简单的饭菜做得极为可口,瘦肉贵,妈妈便买来肥肉炼成脂渣和大油、闻起来味道很香,弟弟常用馒头沾点大油再沾点盐,就是美味。而妈妈用脂渣炒出来的菜,香而不腻,丝毫不比瘦肉差,我和弟弟总也吃不够。我最喜欢吃的是她用脂渣和萝卜包的包子,放一点五香面,是极好的美食。
为了节省买衣服的钱,我和弟弟的衣裳,都是母亲亲手缝制的,还有毛衣,也是母亲亲手编织的。我们穿在身上,独一无二,比买的还好看。不明就里的邻家孩子们很是羡慕,对他们家大人说我们家的孩子总有好饭好菜吃,总有新衣新裤穿。
过日子是将就还是讲究,乃是一个生活品质问题。我所理解的生活品质是一种舒心,一种惬意,一种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感觉,是在自身具备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既有在生活中找到最佳状态的敏感,又有创造愉悦的心灵空间。除了保持基本的物质生活水平及身心健康之外,特别懂得生活,特别会过日子,能够从中获得快乐、幸福、舒适、安全的主观感受。就是说,所谓生活品质,除了包括个人创造财富的能力,还包括体验生活之美的能力。
2.注重生活的品位和质量,日子过得精致。
看过一篇文章,《房子是租来的,但日子不是》。大意是讲一对夫妻没有因为房子是租来的,而将就着生活,相反,他们将房子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了讲究的装修,夫妻俩的日子自然过得舒心。
看《满汉全席》,里面的美味,并不全是山珍海味,而是一些普通的食材,经过大厨们一道又一道的工序,精雕细琢烹制出来的,那些饭菜是讲究的。
《红楼梦》三十五回,宝玉挨打后要吃的小荷叶儿莲蓬儿的汤,听上去没啥讲究的一道菜,却是极为讲究的。做荷叶莲蓬的模子是银器,共有三四十样,打得十分精巧,而且全仗着好汤,要用鸡和好多名贵食材。
生活品质并非什么高深的问题。乃是一种求好的精神,是在一定条件下寻求该条件下最好的风格与方式。真正的生活品质,不是单纯的物质水平问题,不是单有个人财富的提高就一定能达到的。品质生活更大程度上其实表现在精神层面,表现在营造生活的意境以及身心的和谐度上。
3.改变是当下生活出彩的唯一出路
很多与我领着相似工资的朋友,却羡慕我将生活过得多姿多彩。
时不时来一趟短途旅行,吃一餐日本料理,与朋友看一场电影,参加一次读书会。
其实我能做到的,大家也能做到。
有些时候,不是你很苦逼,而是你把生活过得苦逼,并且,一个人是否过得精致真的与金钱和地位毫无关系。
陈道明曾说:我演过一部话剧叫《喜剧的忧伤》,我拍了61场,调整了61场,不一定是好,也不一定是不好,但是我一定要变。
改变是让当下生活出彩的唯一出路。
所以,你要知道生活不止当下的苟且,还该拥有诗意的点缀。渐渐地,当你待生活以诚意,生活将会返予你以幸运。
生活是美好的,不能将就,要讲究。
就像屋子,哪怕是你租来的,也一定要好好布置,因为你在里面住一天,那就是你一天的生活啊。不要等到你买得起房子的那一天才开始热爱生活,那样你很可能已经辜负了生活。
又如吃饭,不管食材如何,既然要做,那就做好每一天,一粥一饭,都透露着对生活的热词,总归要做,何不用心一点呢?
生命是短暂的,不要将就,要讲究。
所以,我不要将就,只过讲究的生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