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沧海可耕田
1
放假坐火车回家的时候,我总会看到有带小孩的乘客,或者年龄大一些的老人,想要和下铺的乘客换位置。
有一次,一个带小孩的年轻妈妈就直接和下铺的那个乘客说:“我带着小孩,没买到下铺,不方便,你和我换一下位置吧,我在中铺。”
听到这样硬邦邦的话语,下铺的那个乘客明显有些不舒服,他说:“我就是不愿意睡上中铺,所以才特意到火车站才买到的下铺,您还是去找别人换吧。”
那个带小孩的妈妈就在那里大声吼道:“看起来是个学生样子,就这样没礼貌,真是一点爱心都没有!”
下铺的乘客自然很委屈,我自己辛辛苦苦买的下铺票,为什么非要让给你呢?
2
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说服别人帮助我们的失败案例,很多社会上的摩擦,也是因为不会好好说话而引起的。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我们自然也不能接受这种用道德绑架别人的做法。
但是,生活中的我们,总是有需要别人伸出援手帮助我们的时候,在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我们应该怎样说话,才能让别人更乐意帮助我们呢?
我们都知道,当别人更多地考虑到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愿意多为对方着想,毕竟善良的付出也是需要回应的,没有回应的付出,谁也不愿意长久地坚持。
因此,当我们想要别人帮我们的时候,不妨先以对方为出发点。
3
(1)
首先要尊重对方的利益,就像前面所说,下铺的乘客也是很辛苦才买到的下铺,他完全有权利不让座,我们必须首先要尊重他的利益,不能以强制的语气要求对方,试看下面的两句话:
“您好,我没有买到下铺的票,带着小孩也不太方便,能请您和我换一下床位吗?求求您了,请您一定要答应我啊!”
“您好,我没有买到下铺的票,带着小孩也不太方便,能请您和我换一下床位吗?当然,我知道这的确是个不情之请,您肯定也是很辛苦才买到了下铺的票,而且这是您的床位,您要是实在不方便我再去问问别人就行了,决定权完全在您的手里。”
如果是第一种方式,总会让被请求的人觉得被强迫了,心里会比较反感。
如果是第二种方式,即便对方不愿意帮助我们,也不会产生反感,多去问几个人,总会有好心人愿意帮助我们。
其实现实中有很多的好心人,只不过大家不希望自己出于善意的帮助,在别人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只有你尊重了别人,也为别人着想,别人才愿意为你伸出援手。
(2)
其次,应当让对方觉得自己的善良不是白费的。
如果我们每次请求别人帮助时,都加上:“您的帮助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以后我遇到这样的事情,也会向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让善良一直传递下去。”
这样的说法,会让对方觉得自己的善良不会白费,至少他的帮助得到了我们的肯定和感激,并且会将这样的做法传递下去,这就让原本只是一个小小的善意,变成了可能会影响很多人的有意义的做法。
有的时候,我总会觉得自己所做的一些善意的小事真是太微不足道了,但是每每看到被帮助的人那样感激的样子,就觉得,或许这样的小事,这样的善意,一直传递下去的话,说不定也会产生“蝴蝶效应”一样的效果呢!
(3)
最后,如果可以,把自己的困难具体地说出来。
正如那个带小孩的乘客,她可以加上:“孩子实在太小了,中铺又比较高,如果我不换成下铺的话,孩子睡觉的时候可能会从床上摔下来。您要是愿意和我换一下的话,就真的帮了我很大忙了。”
如果把这种可能的后果说出来,很多乘客即便不愿意换床位,也会帮着寻找愿意换床位的人。
让对方知道他的行为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帮助,能为我们减轻多少痛苦,应该很多人都会愿意伸出援手的。
如果不是十分紧急的情况,我一般不愿意麻烦别人,遇到真正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我也绝不会以道德绑架别人,毕竟这才是最让人感到反感的地方。
我是沧海可耕田
一直坚持走心
一直坚持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