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山海关老龙头景区己见到处处人头攒动,卖门票的地方更是人挤人,幸好他们推出了微信扫码买电子票,省了不少排队时间。这也算是与时俱进了吧?
如果将长城比喻为一条巨龙,老龙真的就像巨龙入海一般雄伟壮观。
长城艺术馆的大喇叭反复播放清乾隆皇帝巡视山海关的重要讲话,对这种鸠占鹊巢反客为主的东东,我深为反感。须知山海关就是为防御游牧民族而建的,如果不是吴三桂开门揖盗打开山海关大门,后金能不能冲破山海关防线都是未知数。
一路跟着人流前行,见到的都是仿古建筑。太新了反而让人觉得不太满意。说好的修旧如旧呢?
城门叫宁海城,虽然城墙坚固,但奈何家贼难防。再说了,就凭山海关一个孤城,外有后金虎视眈眈,内有李自成的大军压城,吴三桂能做出的选择的确不多。
看着这些兵营菜谱,都想回家尝试制作,看看味道如何。
这老龙头景点分明比天下第一关的人多。想拍张没人的照片难乎其难。是以景中有人,人外有景。
看着这些兵部的衙门,及官老爷们的居所,感觉这些建筑有点小家子气,后世的地主老财的房子也比这宽大,难道是当时的生产力低下所致?
穿梭在这些古建筑中,似乎可以感受到了阵阵金戈铁马之声,几百年中的历史人物一拨拔从脑中涌出,那些指点江山,浴血奋战的将士们仿佛一瞬间就消失于时间的长河。这些零星的点点滴滴的痕迹,就是他们的痕迹。
登上城墙,终于看到了大海,一扫之前的阴郁。总的来说,明朝后期的战略部署还是以防御为主。但地盘越防越小,洪武永乐时期,大明的地盘北到奴尔干都司,即今天的被俄毛子占领的库叶岛,外兴安岭,图们江上游一带等广大地区。后来直接龟缩到了长城以内,即今河北省秦皇岛山海关区成了对敌前线。
老龙头地势高峻险要,是明长城的东部起点。明代蓟镇总兵戚继光建入海石城,石城有如龙首入海,故名老龙头。
然而城墙再高,地势再险要,也抵挡不住历史的洪流。高居庙堂的清流官老爷们即东林党的众多正人君子忙于党争,忙于一些莫名其妙的国本,而老百姓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改朝换代是必然之事。
后来清朝的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在视察长城时所说:守国之道,惟在修徳安民,民心悦则邦宁,而边境自固…
可见一个国家是否安稳,是否能顺应潮流,凭恃山川之险,城墙之高,是不可能长治久安的。先解决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问题,老百姓才会拥护这样的政权,不然李自成,张献忠之辈将蜂拥而至。得民心者得天下,从来不是一句虚话。
清朝“十全老人”盖章狂魔,牛皮癣爱好者,爱新觉罗弘历题写的澄海楼牌匾,这三个字还是不错的,虽然鄙人对其软骨病一般的字不以为然。
其上,是大明帝师孙承宗题的“雄襟万里”四字,雄则雄矣,但后两字却成了墨猪,有失气度。
站在近海的位置,前面一片蔚蓝的大海和天空连成一体,历史的印记就是在这些城堡高楼之中。昨日的历史已远去,只是成了今人口中的谈资。
虽说对后金入关并主宰中原二百多年很是不感冒,但其为中华各民族之融和还是做了不少贡献的,比如蒙古,新疆,西藏等地的笼络手段。外族入主中原,最后成为中华大家庭的一员,也并无不可。唯一让人愤懑的还是清兵入关后造成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大屠杀。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海神庙,就是建立在海上。当年的建筑技术那么低下,居然有此杰作,真是让人惊叹不已。
海神庙自然是供奉妈祖的,无非是祈求国泰民安,风平浪静。但大明朝中后期几乎都是闭关锁国,片帆不得下海,想必妈祖也无可奈何吧!
匆匆忙忙转了一圈,在历史性的建筑中流连,在感慨愤恨之余,只是觉得时间太短,不然应该更仔细端详一番。
准备回去了,脑中闪现出一句话“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