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西游记》读后感
在这个寒假里我阅读了《西游记》这本书,感触颇深。
《西游记》是由明代吴承恩撰写的,主要讲述着东土大唐的佛者为求大成佛经,与四位徒弟去往西天求经的故事。在《西游记》中有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嫉恶如仇、不畏权威的孙悟空,有好吃懒做、风味多趣的猪八戒,有个性憨厚、忠心耿耿的沙和尚,有吃苦耐劳的白龙马,这四位高徒对西行的成功起着极大的作用。为这奇幻的故事增添了许多色彩。
《西游记》中令我印象深刻的要数“三打白骨精”和“险渡通天河”这两个故事。
“三打白骨精”中,我心中生起对唐僧因不辨事非,便把一位对西行有利之徒逐出师门而感到惋惜。我认为其精彩之处在于白骨精与孙悟空的斗智斗勇,这个故事情节,让我对孙悟空倍感佩服。从而让我明白了“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险渡通天河”让我对原来好吃懒做的猪八戒有了新知。其中,猪八戒巧妙的用石头和九齿钉耙来测量冰的厚度以及坚硬程度,为了防止唐僧掉入冰窟窿,他为唐僧系上安全绳这些方法,足以证明猪八戒是一个细心且聪慧的人。
在西游记之中,师徒四人共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才取得真经。在这过程中,嚣张跋扈的孙悟空懂得了珍惜与守护,贪财好色的猪八戒学会了坚定意志。《西游记》这本书向我们诠释了,面对困难时要从容面对,更告诉我们,团结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只有坚持不懈,才能突破困难,获得成功。与现实结合,学习也是如此,在学习道路上遇到的一个个坎坷,都是成长的脚步,只有拥有勇气与毅力的人,才能获得学习的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