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七月,在公众号上我认识了猫叔,缘于朋友的推荐。朋友说他很励志,很暖心。
对人生哲理、鸡汤故事,我通常是拒绝的。因为这些没有营养,不是吗?再好的人生哲理,如果没有亲身去感悟,心里只是觉得有理而已!倘若刻板地相信、践行,便会把自己培养成一头绵羊,但外面的世界又有很多狼。再好的鸡汤故事,看多了,容易冲昏头,急功近利,欲火攻心,最后自行毁灭。
而猫叔的文章,往往在教导中带有一丝幽默,在训斥中带着一丝理性,源于生活,授予道理。见到他文章,我学到了东西,很受用。
后来,我发现猫叔常常提到“剽悍江湖”里的优秀学员,对他们心生羡慕,也仅仅止步于羡慕,我希望成为里面的一员大将,变得优秀,但还是放弃了入群的机会,有点遗憾,有点苦恼。17年刚开始,我有幸看到“猫叔开小灶”的启动,咬咬牙,报了名。
小灶群,教会我谦虚做人,教会我分享价值。
01.
把起床闹钟,从10:00改到7:00。
每天7:00,小助理会推送一份晨读材料,内容很丰富。
虽然晨读材料看完会忘记,但它能强迫我早点起床,又想想群里有那么多小伙伴在努力早起,相互问好,希望寻求改变的我,怎能赖床?
每天坚持早起,不管起来做什么,对于我,都是极好的。
早起后,大脑很清醒,我开始觉得早晨变得充足,也改变了做事匆忙的风格,急躁感渐渐消失,身体很舒服。更重要的是,自己有时间吃早饭,身体状态比以前更棒。
02.
体验差距,懂得谦卑。
社群里有将近五百人,有远洋博士、高校研究生,也有HR、健身教练,各行各业,且年龄差距极大。
每天早上醒来,就看到一群人在相互鼓励,说早安,时间是早上六点;有时打开微信,竟看到群里有人用西班牙语对话,也看到大家都在默默分享自己的可贵经历、人生收获。更重要的,是有人在群里打卡,记录自己的成长,而且大家每天都打卡!这很激励我。
在小灶群里,我看到了我从未涉足过的土地——坚持、无私、成长。
对于社群的小伙伴,我要学习的方面有很多。平日在学校以优异著称的自己,开始懂得放下骄傲,收起锋芒,不再以过去的种种辉煌沾沾自喜;开始明白,只有谦虚为人,才利于我茁壮成长。
原来外面的世界很大,我看见的只是一隅。
03.
多角度思考,才能使友谊的小船且行且远。
每天,小助理会提供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激活群里的讨论,每天能看到500人的回复。每次我想回答话题的内容,都会暗暗的删掉,因为我发现我写的内容,对人家价值不大,很多都是在说我自己,不能给人家带来有意义的一面。
于是,我常看,不常发。
后来,我发现大家对每个话题的理解,都很不一样。这就给了我不同的视角,去理解、观察这些话题背后的意义。我开始惊讶于人与人之间,对同一事物的看法,有如此大的差距。
于是,每次我快要和朋友争论时,都会为他们思考。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做?明白后,我通常会管住自己的嘴巴,在他们理解上,小心地给予补充。
其实,人类很奇怪,口中说着要尊重差异,支持多元化发展,但看见别人和自己观念不一致,就认为人家的想法有偏颇,然后自己奋力辩论,期望把他们纠正过来,和自己绑到同一阵营。如果人家不服,自己也跟着较劲,这难免落得两头不高兴。
只要人家的生活态度积极向上,我们何必劝解他们的想法必须和自己一致?可能是害怕自己太孤独,也可能自己对自己就没信心。
人,独立思考很重要,但在待人接物上,提供的是“帮助”而非“教导”,那便是尊重。
04.
被社会所需要,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从中学懂事开始,我经常会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难道是每天都坐在书桌前做题?很枯燥,很难受。到了高中,压抑的学习氛围,加上对生活的不解,我偶尔会想到“轻生”。
竟然活着那么难受,还不知道为何活着,那还活着干嘛?!
这个问题,在大学安逸的环境下,终于被我想通。生活,就是为了自己的快乐,为了自己的幸福。
可是现在我不这么看。
在小灶群,面对别人的烦恼,大家积极耐心地解答,我不知道得到解答的人,有没有被帮助成功,但是发现有那么多人重视你,关心你,这真的很温暖!加上在“一块听听”上,猫叔的演讲给我的启迪,我开始改变,改变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生活,我现在觉得,是要让自己更幸福,也要让别人更幸福。
如果你周围的人都不快乐,在这个环境下,你确定能自high?你周围的人都心事重重,你确定能放下心,尽情玩耍?反正我是不能。
我希望成为一个被社会需要的人,在自己的世界尽情奔跑,当听到别人的呼唤,也愿意停下脚步。
于是,我开始努力成为这种人。
我开始分享好的经验与读书内容,不论以何种渠道,教于有需要的人,每次遇到别人的点赞,内心都会激动。同时,要让自己变得有价值,就会要求自己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不要急躁,不要懈怠。
好好生活,好好待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