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生中对我影响很深让我有里程碑式的改变的人物,有不少。且都离我离得很远很远,有些在书里,有些在网上,还有些,到了天上。
所以,常常想找到能好好聊天比较有深度对话的人,总是很难。很多时间我都坐在桌前发呆,怀念,追忆……这阵子,生活遭遇停电断水的突变,我想起了老家教会的一个前辈李长老,一个善于挑剔自己也总不将就着环境过日子的人。和我从前描述过的那个最从容的张教师一样,我们曾经都是同工。不同的是,我和张教师都还在地上活着,而长老,他已到了天上。
没有水和电,从前在乡下是司空见惯的事。为什么今天我感觉很难面对很难熬?所以我想起了过去,想起了过去常常在乡下教会生活的一些人和事。祈愿思绪能在记忆中打开一条出路,为现在的困境找点说法……
李长老是个地地道道的城里人。却总要去乡下的教会做探访工作,我们常常在一起同行,走门窜户去为有需要的信徒家做祷告。
有一次,我们走了很久很久的路,还没找到要找的那个信徒的家。在那个联系方式落后通讯靠吼的年代,我们从一丘丘稻田中间的小路走过去,被告知走错了以后又从那一丘丘稻田中间的小路走回来。走得气喘吁吁好不容易到了那家,却发现,这个信徒家里连个落座的地方都没有 ——
到处脏兮兮的,凳子上都放着衣物啊还有喷药壶啊之类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屋子外面鸡飞狗叫,信徒也刚从农田回来,手忙脚乱地帮我们找凳子坐……长老笑眯眯地问那位弟兄,家里养了几只鸡啊?信徒很认真地说,感谢神,养了十只,吃掉一只,还有九只都长得很好,有几只鸡婆(母鸡)天天下蛋……
九只啊?不是吧,你看这桌上,这怎么才五坨鸡屎……长老指着那还飞着鸡毛的脏兮兮的桌子,这样子问信徒,把我们在场的人都笑了个半死。仔细一看,那桌上真是有好几处拉着鸡屎呢……
跟长老在一起,真的累也不觉得累。明明走了很长的冤枉路,真的很辛苦。长老一边喘气一边挥手说:这也是当跑的路吗?一定是!保罗说当跑的路我已经跑过了,说不定是他当年跑错的路比我们还多,不然他怎么说当跑的路呢?肯定也有不当跑的瞎跑跑的当是锻炼身体跑的路……
有他这么解释圣经,多枯燥的聚会也给滋润活了。明明很遥远的道理,他一解说,活生生的就离我们近了。
说乡下人的生活简单,还真是简单得过了头。信徒煮好了早餐,就是一碗堆得满满的面条,上面还盖着个荷包蛋,直接端到长老面前。长老看着那碗面,没有接,先发话了:还是摆个桌子吧,把碗先放在桌上。端着这碗面,又溢又烫,加上谢饭的时间,我估计我没法吃到嘴里就掉地上了……
又把整个屋子的人逗笑了。乡下人吃饭懒得摆桌子,叫长老给好好上了一堂课。是啊,生活最起码的仪式都没有,还谈什么品质!在最缺乏最艰苦的时候,我们把自己弄干净,把屋子收拾整齐,这一点是不难做得到的!再简陋的生活,我们也要把它过得精精致致,这是长老常说的。
乡下人简单朴实,又很节约。很多烂东西都舍不得丢。有些人家甚至为了存放一些不用的东西而专门建个杂屋,常年关着。长老懂得很多东西,给我们讲哥特式和拜占庭式的建筑的区别时,顺便说起了乡下的杂屋——他说那就是一种文化,一种舍不得的文化,穷怕了,饿怕了,总舍不得扔些东西。有信仰的人不会这样,他们深知上帝的恩典和全新的预备,不会舍不得,这个世界都能舍,还要舍不得那些常年不用的锄啊犁啊,这就是没信心的表现——所以直到现在,一种全新的价值观总在暗示我,影响我。除了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没有一样物质的东西叫我留念。无论在哪里,我都可以白手起家,也有勇气净身离开,就像当年的清教徒。
你家喂了几只鸡,长老这个经典的故事一直流传到了今天。我们的人生,或丰富或贫贱,将就的环境,不将就的人生!值得考究和挑剔的是我们生活的态度!到了什么地步,就当照着什么地步行。吃得进去苦,也没有享不了的福,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这也是圣经的明训。
在什么人中间作什么人——我作乡下人时,是乡下人的样子,但绝不是邋里邋遢的。我作城里人时,是城里人的样子,但也绝不是娇情的做作的。长老是个城里人,用一种从不嫌弃乡下人的态度教他们如何在信心上长进,在生活中提升品质见证神,这一切,也深深刻在我的记忆里。
所以今天,当我用弹琴的手清理着各类废品,用写作的脑袋计算着各种数字时,我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只是没水没电的时候,我想问在天上的长老,这也是我该受的苦吗?我是该挑剔呢,还是该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