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马克思的物质概念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当中都以一种教条式的方式出现。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物质概念的定义是遵循列宁的对物质的定义,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这种说法认为物质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但是它又认为这种客观实在是可以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这种说法在高明的唯心主义者面前是站不住脚的,如果我是一名唯心主义者,那么我会追问:物质既然可以为人所感觉感知,那它怎么会独立于人的感觉而存在呢?物质这种存在也只有在人的意识当中才能得到揭示,物质如果不和人的意识发生作用,那么这种物质只是一种自然物,而不是普遍的,客观的物质。当然列宁的说法的意义更多体现了哲学的党性,这种说法主要是为了维护意识形态的稳定。但是,这种说法和马克思在其文本中所蕴含的物质概念的理解是大相径庭的。
那么,我们该怎么理解马克思的物质概念呢?首先,我们得将常识中的物质和马克思的物质区别开来。一般说来,我们认为物质就是我们平常所看到的事物,如桌子,椅子,树,花等事物。那么,在这种常识性的认知中我们犯了什么错误呢?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我们如果将物质理解为桌子椅子等事物时,那么我们是把物质理解为一种自然的存在物,而不是把他们理解为一个生成的过程。我们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是在历史中生成的,而不是自然而然就存在的。在这种理解的意义上,我们不能将物质理解为各种具体事物,而应该将物质理解为事物的状态,将物质放在历史性的生成之中去理解物质这个概念。也就是说,物质永远处在历史性的生成之中,它在历史性的生成中不断扬弃自身,从最初的自然物到简单的人造物再到复杂的人造物。在这一过程中,物质是在向人类所想象的样子转化,那么,物质会越来越带上人类的烙印,它是朝着人类的方向去发展的。那么,物质必然是会与人发生关系的,这就涉及到物质的主体向度。
一般地,我们会认为物质是客观实在的,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这种说法如果放到科学技术不太发达,经济水平不高的封社会背景下是可以接受的。当我们不具备可以极大地改造自然界的能力时,我们所接触到的物质世界是比较狭窄的。但是,到了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几乎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有人类探索过的痕迹,那么我们说物质可以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吗?现代人感官所及的世界几乎都有人的意识所创造的。那么人与物质怎么发生作用呢?通过感性对象性活动。所谓感性对象性活动,就是人与物在感性对象性的结构中的交互作用。一般我们会认为只有物才是对象,而我们作为主体去认识对象。这种说法代表了一般的自然科学的立场,但是,这种说法还停留于对事物的理论认知层面。停留于理论层面的认知往往采取静观的态度对待世界,这种世界观往往很容易受到怀疑主义的攻击甚至解构,以致停留于理论层面的人很可能陷入虚无主义之中。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其实这个问题那能否解决取决于我们怎么对待我们的对象,无论这个对象是人还是物。当我们将自己看做一个物时,我们也会将我们的对象看作物,我们和对象都物化了。反过来,其实正是我们将对象看作物时,我们才将我们自己塑造成了物。只有当我们将我们的对象理解成和我们一样具有人性的感性的,现实的人时,我们才能理解我们自身的人性。然而,这种理解无法在思维中进行,而只能在感性对象性的活动中进行,在现实的实践中去进行。在我们人的实践中,物质的奥秘会向我们揭示,这种揭示随着人类历史的进展而逐步加深。
因此,理解物质概念得需要主体向度和实践观点这两个维度作为逻辑前提。那么我们就应该围绕这两个维度开展对现代社会的批判,从对现代社会的批判中得到一些对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的启示。
从主体向度来看,现代社会忽视人性需求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现代社会的本质是工业社会,工业社会需要大量的生产劳动力,需要大量可以重复机械的劳动的工人。随着社会分工不断精细化,工人的范围不断扩大,工人群体不断的膨胀,使得市场制度越来越理性化。在这种合理的市场制度下,劳动者被物化,他们运用自己的理性来为自己赚取生存价值,劳动者越来越缺失属人的本性,他们逐渐丧失了基本的情感上的,精神上的需求和能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受到极大阻碍。但是,现代社会必然需要经过这一段痛苦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历史的进步,同时也是走向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从实践维度看,现代社会缺乏革命性和创造力。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是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只有在这一理论前提下去改革,社会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革命性和创造性需要从教育上的改革才能产生,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反作用是巨大的。勇于实践才能产生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给我们带来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