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的暑假休息时间转瞬即逝,今天又开始奋斗青春了。班车上写文,是新挑战。
我上班地点远在四十公里以外的地方,所以每天要在班车点准时上车,而后经过30分钟的高速和10分钟的各种掉头和减速带之路。
排除周末假日加班的情况,每个月大概会在班车上度过至少7.5个小时(约等于同行中多数人一天的工作时长)。
以我多动后遗症的个性,在大巴车这种封闭空间无所事事对我来说就是煎鱿鱼和熬肉汤。所以在习惯“晕车”之后,就开始琢磨怎么打发时间。
以下分享一下我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多种pose随你挑:
1.睡觉。许多人用这段路程做回笼觉,可以把早起缺的那点精力以及奔跑中赶班车的精力回炉再造一下。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走哪睡哪,比如我,我只有在与地面保持平行的时候才能睡着。这款适合睡觉不羁款的宝宝。
2.聊天。多数人选择与手机聊天,也有个别精力特别旺盛的人选择找身边的活体聊天。谈天说地,也有谈工作的。个人体验是,手机聊天容易导致晕车,对眼睛也不太好。活人聊天容易影响身边的非不羁款睡觉宝宝的休息质量,还有可能会影响司机欧巴的专注力(要知道司机欧巴每天在同一赛道奔跑也是挺独孤求败的,需要克服各种空虚寂寞冷)。
3.看剧。晚上回家不太早,收拾完锅子、孩子和屋子基本上就要躺床上充电了,所以想煲剧的时候,可能遇到心理冲突,一方面想要看下一集,一方面担心休息晚了第二天误车。这时候选择缓存下载,然后利用45分钟时间,弥补遗憾,快乐的不得了。你可以选择手机或ipad。我还见过旁边有人直接抱着笔记本电脑看的…
4.听。可以听音乐、听有声书、听线上课程。最舒服的是听音乐,可以帮助入睡,最有收获的是听线上课程,可以有效利用碎片时间提升自我。我本人对有声书不太感冒,特别容易犯困。所以在很早以前听完了59秒心理学之后就再没试过。这里有个小贴士,听劲爆音乐的时候耳机的质量需要研究一下。利己利人,你懂得。
5.思考。可以思考下车后的行动步骤,比如我是一名老师,如果遇到新课程,我会在这个过程中再预演一下教学流程。也可以思考一下生活中的其他问题。因为这段时间是相对意义上的独处时间,你很容易专注。如果在你睡不着又很无聊的时候,可以让你的大脑和车轮一同奔跑起来。
6.健身。选择一些健身动作,来避免一天的久坐带来的身体颓废。我自己就试过练习腿部、肩颈、腰椎等。
7.化妆(或补妆)。这条男女都适合。虽然说在公众场合有点不合适,但如某天一早睁眼时就开始了极速前进追班车的任务,而忘了修饰一下眉毛、胡子或嘴唇。这段时间你可以做一下形象上的微调,毕竟45分钟和七个半小时相比,还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吧。最好还是在出门前做足功课,把形象工程完善,谁知道你会不会刚好坐在你的老板、准客户隔壁。
8.最不建议的方式:吃东西和打电话。比起化妆(或整理形象)这种给潜在增分的行为,在公车上吃东西和打电话绝对是减分。大部分人在早班车上要不然就是饿着肚子要不然就吃饱奔跑后或晕车前想吐中,这时候车上如果突然出现一鸡蛋或韭菜鸡蛋,无疑是催吐炸弹,这种生化武器最可怕了。打电话或者大声打电话也是公共礼仪的减分点,教小朋友的时候的必考题。
小伙伴们还有什么好经验,很乐意倾听分享。让看似苦逼的赶车路上更佳有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