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鞅的解决方案,做出决策前要界定问题,法治在行不在心
历史上所有的变革都一样,不管如何改革,都会触动部分人的既得利益。这些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总是会跳出来反对改革。而大多数改革,总是以牺牲传统既得利益集团作为代价的。说白了,正是因为这些既得利益集团的不思进取、腐败,才会导致国家政治的腐败、国力的衰弱。
管理者听其言更要观其行,真正的法治只对行为负责,就像公司一切的奖赏,不应该以老板的喜好为主,而应以绩效为主。也许两千年前卫鞅的变法看似很久远,但在今天来说不过就是企业的创新。
我们这一辈子最大的成本就是购买别人对我们的信任!不管是老板给你的工资,还是客户愿意为你的企业买单,这都叫信任,所以国无信则不立,人无信也则不立,记住管理、销售、沟通甚至谈恋爱第一步都是从信任开始的。当你有目标的时候,你就要做到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所有人都可以冷眼旁观,但当结果证明我是对的时候,所有一切说我错的话我都当做没听过。
景监:左庶长,田籍核实就绪了。
卫鞅:景监,此次抗田要害何在?
景监:白龙抗命。
卫鞅:不!要害在朝,在官。
景监:左庶长是说在太子府,在孟西白,在郿县令。
卫鞅:老秦民众忠于国家,岂有如此强行抗命之理。
景监:公主早就提醒过我,我也有同感。完全可以一并处置,解脱太子,断绝后患。
卫鞅:太子只是轻涉事端,关键在太子背后。
景监:那就把他背后之人查出来。
卫鞅:不可!此话只是提醒你我警觉,没有真凭实据万万不能治罪。
景监:左庶长太拘泥了,维护大局何须对阴谋者讲究法度呢。
卫鞅:内史所言是人治并非法治。
景监:法治不察奸?
卫鞅:大凡奸佞,必有奸行,奸行必违法,违法才能治罪。
景监:人心品行,不足为凭。
卫鞅:请君谨记,法治不诛心,诛心非法治。
景监:那就是说法家不察人心善恶,只观言行是否合法。
卫鞅:人心似海,仅善恶二字岂能包容?人治,将察奸治罪寄托于当权者一人,以为此等圣贤神目如电,结果导致人人自危,官场逢迎之风大起,国家有难,官民退缩,作奸犯科无人举发,秦国变法,就是要以法治根除此等乱象。
……
通过景监和卫鞅的沟通,我们可以看到变革在今天我们换个名词叫做创新,首先一定会影响的就是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分配。自古以来法不责众,历朝历代更有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说法,意思是对于真正做官的人,我们不能够对它施以法律。那对于老百姓就不能跟他讲道理。在这一幕当中卫鞅告诉我们,法治代表法不容情。每个人都有心中的害怕,但要成就最好的自己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永远活在自己的情绪里,而是应该活在自己的目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