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接新班时,总会阶段性地遇见一段时间……
在班里呆了半天,中午根本没法再带着孩子出去到餐厅吃饭。因为往往走到教室外面看着吵吵闹闹的、正在排队的像小疯子一样的孩子——无力感、疲惫、被一腔热血和偏执掩藏的恐惧以及所激发的愤怒……所有的一切都被激发出来,然后工具缺失的我大声呵斥孩子一顿,之后,就再也没有力气和勇气去面对这一群小魔怪,即便是强撑着带队出去,每一次带队到半路,我只能让孩子自己走去餐厅,然后自己模糊着双眼,折回教室,蹲到教室的角落哇哇痛哭。怨自己怎么那么无能,这帮孩子到底犯了什么错,遇见了我这个老师……总之,怎么狠,就怎么批斗自己,把自己批的体无完肤。
雪上加霜的是——共读和晨诵课还好,假期准备的比较充分,而且之前都有尝试成功的案例,觉得能够胜任,孩子听课状态较好,师生也相处融洽……可是到了语文课,我就要经常处于崩溃的边缘。因为之前几乎没有上语文课的经历,仅有几次还都是失败的。缺乏能力加上缺乏信心的综合因素导致,每次的语文课,我在上面讲地声嘶力竭,孩子在下面说笑的说笑,瘫坐的瘫坐,跑神的跑神……看得人脑子充血眼发晕,我只有拿出老师的权威来限制孩子,斥责孩子,期望孩子能听一些。可是,一点用都没有。那一段时间,经常创一篇课文讲三节课的记录,心里懊恼不已。越懊恼,越生气,越感觉自己无能……然后,就按照无能菜鸟老师的反应模式又来了一遍……用规则控制孩子,给孩子讲道理,用老师的权威压制孩子……有时候甚至会对着孩子大喊大叫,想要压过孩子的声音,,一节课结束的时候,只觉的胸口发闷,脑袋缺氧——喊得太狠了。背过身来,自己把自己批的体无完肤,特别是,那时会看一下以前在的班级的群,看到那边的老师带着孩子做这做那,孩子开心不说,感觉孩子是在快速地,快活地成长的……反观自己这边,课上成那个样子,只能靠规则担责大吼来控制孩子来勉强度日,真是心有戚戚呀!再次感慨,唉,这群孩子犯了什么错,遇见了我这么个老师?没有高效的课堂也就算了,还平白无辜地挨批?然后,又崩溃了,躲起来嗷嗷地哭了一大会儿,等心情平复下来……
还好,身上有一股傻劲,哭归哭,擦干眼泪,开始分析问题及原因,找解决办法……语文课不行就细备语文课,邀请人来听课,听取建议,去听别人的课,然后吸取别人上课时的长处……班级规训有问题,就开始一个个聚焦问题,坚持反馈……一点点从混乱的状态里抽身出来,从歇斯底里的状态里抽身出来……然后一点点的把急躁的心给慢下来,慢慢地在错误的聚焦点里爬出来……慢慢的问题就不那么剧烈了……再也不用高频度的陷入大吼后的缺氧眩晕中,这个时候,才比较能够感受到一个老师在教室里感受到的乐趣……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