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很多事,你要不留心观察,不细想,就不会发现其中的“古怪”。比方说今天我们要谈到的“提问”这件事。从小家长和老师就教育我们上课要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课下有不懂的也要提问,问老师,问同学……总之一定要主动。
工作之前我一直是主动提问的坚定支持者,后来慢慢发现,身边有许多人提问求助的确很频繁,可很多时候他们的方便省心是建立在浪费别人的时间精力上的,并且是否真的“方便省心”也得打问号。
为什么这么说呢?有问题直接问,很好。可是这要看你提问的质量如何。这里的“质量”是针对双方的,因为一问、一答需要双方的紧密参与、配合才能顺利完成。
高质量的提问不仅可以为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还可以激发回答者的解答欲,更可以令问答双方都进入良好的互动模式,长此以往你们的关系也会更近。“良师益友”不就是从这来的吗。
而低质量的提问在我看来根本就是对自己的懈怠和对他人的干扰。
低质量的提问首先浪费别人的时间和精力
这个提问要么很简单,你自己上网搜索就可以找出全面的答案,可是由于懒惰或惯性你去请教别人,浪费了回答者的精力;要么这个问题很繁琐,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才能给你全面的答案,这需要花费大量精力不说,若恰好赶上对方手头有事,又不好意思拒绝,既影响了人家的工作,给你提供答案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也可能打折,反过来你也受影响。
低质量的提问对提问者来说是一种慢性摧残
摧残这个词并不夸张。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许多人(也许数量很惊人)都极度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进而影响到他们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他们的脑力并没有问题,也可以判断所遇到问题难易程度。但是由于从小养成的惯性,遇到这类事情时的第一选择就是“靠”。靠朋友、靠同事、靠下属、靠家人。他们在“靠”当中享受着短暂而虚幻的安全感;在“靠”当中逐渐改变了自己,变得狭隘、自负,最终阻断了自己上升的通道。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行中我们要面对一个又一个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请尊重自己,一个问题提出来时不要让人认为你是因为自己懒惰才来问人家,更不要让人认为你根本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请相信自己,你遇到的问题别人也遇到过,你可以上网搜索,可以查阅资料,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这个过程,才能激发自己的思考,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即使最后还不能解决而去提问,这时你已经站在了与被提问者相同的沟通高度,此时的交流才是有含金量的,你由此而获得的知识才是自己的知识。
最后,借用凯文·凯利在他今年的新书《必然》当中对提问很有洞见的定义来结束我们今天的思考:
一个好问题不能被立即回答。
一个好问题挑战现存的答案。
一个好问题与能否得到正确答案无关。
一个好问题出现时,你一听见就特别想回答,但在问题出现之前不知道对此很关心。
一个好问题创造了新的思维领域。
一个好问题重新构造了自己的答案。
一个好问题是科学、技术、艺术、政治、商业领域中创新的种子。
一个好问题是探索、设想、猜测、带来差异的分歧。
一个好问题处于已知和未知的边缘,既不愚蠢也不显而易见。
一个好问题不能被预测。
一个好问题是机器将要学会的最后一样东西。
一个好问题代表受教育的头脑。
一个好问题能生成其他许多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