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时守身,群聚时守心,谨言慎行,是为大。2016上半年第三个关键词:不语;
和s的朋友一起外出旅行,看重一块地,商量要做点事,征询我们的意见。我说:既然前身是做台湾有机蔬菜的,不妨可以考虑做个亲子农庄;
第一:据我观察,进山大多为一家三代,有劳有小;因为带着老人和孩子不方便远行,基本以一日游当天往返,到山里呼吸新鲜空气,吃个农家,行程休闲放松为主;
第二:除了市区室内的儿童游乐场所,郊区很少有能兼顾大人孩子一起玩的地方。亲子农庄,既可以增加孩子的动手能力,又可以满足老人们种地的想法;
第三:成本投入相对较小,追求原生态,院子里几乎不需要大修,安装上秋千、跷跷板、沙堆等简单易玩的项目;下面的大水池可以改造成鱼塘,供男人们垂钓休闲;妈妈们可以把采摘的时蔬,现场DIY,安全又环保;
第四:把周边的农户集中起来,养蜜蜂的、养土鸡.......,统一包装售卖,丰富产业链;
第五:以农养农,邀请周边的草莓大王带大家种植草莓大棚,发起个众筹,卖个未来,酱紫挺好玩;
balabala说了一通,大哥嘴里念叨叨:农家乐,一桌x元,周末两天x桌,抛去成本,利润xx。第一次这样说,我当作人家是核算成本;后来,大哥再次说道一桌x钱,周末两天x桌,抛去成本,利润xx.........。我已明白在商言商,大哥的思想还停留在过去,看别人家农家乐呼呼开起来,却不么注意到绝大部分都是冷冷清清,服务员比客人多的境地。想挣取快钱,却不愿花费时间、精力、金钱去琢磨产品的定位和特色,模仿照抄其他人,凭着感觉走。好吧,明白大哥的心思后,我变不再做声。我知道此事估计不会成,因为:
第一:如果大哥真的想做农家乐,就不会市场调研都没有,只是凭感觉走;
第二:如果大哥真的想做农家乐,就不会带我们两个门外汉来看场地和提建议;
第三:如果大哥真的想做农家乐,就不会什么内容也不去想,只是一味模仿照抄;
和想做事的人谈未来,和闺蜜基友谈心,和志不同道不合的人谈吃喝都感觉像夏天里的棉袄一样多余。于是,在大家津津有味吃着石锅鱼,谈笑风声时,我默默的专注吃碗油泼面就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