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锡《甘州遍·秋风紧》原词、注释、翻译、赏析
【原词】:
《甘州遍·秋风紧》是晚唐五代词人毛文锡的作品。此词上片二十六字,下片三十七字,以朴实生动的语言描写了边塞的荒凉和征人的寒苦,颂扬了守边将士在艰苦环境中抵御外敌、奋勇卫国的精神。
甘州遍
秋风紧,平碛雁行低⑴,阵云齐⑵。萧萧飒飒,边声四起⑶,愁闻戍角与征鼙⑷。
青冢北⑸,黑山西⑹。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铁衣冷⑺,战马血沾蹄,破蕃奚⑻。凤皇诏下⑼,步步蹑丹梯⑽。
【注释】
⑴碛(qí砌:原指浅水中的沙石。左思《吴都赋》:“玩其碛砾而不窥玉渊者,未知骊龙之所蟠也。”引申为沙漠,杜甫《送人从军》诗:“今君度沙碛,累月断人烟。”“平碛”则是一望无际的沙漠。
⑵阵云齐:云层低压。齐:平,与天际相齐,低压之义。
⑶边声:边防线上的声响,即指角、鼓、马嘶、风吼之类的声音。
⑷角:画角,军号之类的乐器。鼙(pí皮):古代军中的小鼓,又称“骑鼓”。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⑸青冢(zhǒng肿):汉代王昭君之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二十余里。昭君死,葬黑河南岸。今冢高三十余米,有土阶可登。据传说,塞草皆白,惟此冢独青。或曰,朝暮有愁云怨雾复冢上。近人张相文《寒北纪游》说:“塞外多白沙,空气映之,凡山林村阜,无不黛色横空,若泼浓墨。昭君墓烟霭蒙笼,远见数十里外,故曰青冢。”可见墓有青草愁云之说,实力附会。杜甫《咏怀古迹》诗:“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⑹黑山: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以北,又名杀虎山。
⑺铁衣:征戍将士所穿铠甲,用来掩护身体,防备兵器所伤,多用金属片或皮革制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
⑻蕃奚(xī西,旧读xí习):多指西北方少数民族。奚:古代少数民族之一,匈奴别种,南北朝称“库莫奚”,分布在西拉木伦河流域,从事游牧。杜甫《悲青坂》诗:“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弛突。”《旧唐书·北狄列传》:“其国胜兵三万余人,分为五部,好射猎,逐水草,无常居。”
⑼凤皇诏:天子的文告。凤皇,即“凤凰”。古代皇帝的诏书要由中书省发,中书省在禁苑中凤凰池处,故称“凤凰诏”,又称“凤诏”。李商隐《梦令狐学士》诗:“右银台路雪三尺,凤诏裁成当直归。”
⑽蹑丹梯:踏着朝廷前的阶梯而进。指立边功后受诏回朝朝拜君王。蹑(niè聂):踩踏。丹梯:又称“丹墀”,古代宫殿前石阶以红色涂饰,故称“丹梯”。张衡《西京赋》:“青琐丹墀。”又谢朓《敬亭山》诗:“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梯。”
【翻译】
秋风正紧,沙漠中大雁正向南飞,在天地相接处感觉大雁飞的很低,战阵延绵如云,整齐排列。大漠中各种声音响起,边境的战争的声音四处响起,愁苦中听到了戍边的号角和征战的鼓声。
青冢北面,黑山西面。飞沙时起时落,常常让行人迷路。战士们穿着冰冷的铠甲,战马的蹄子上沾染着被杀敌人的鲜血,攻破蕃奚。皇帝下诏,士兵踏着丹梯准备受赏。
【赏析】
“甘州遍”这一词调,又叫“甘州”“甘州曲”“甘州子”“甘州令”等。毛文锡在另一首《甘州遍》中写道:“美人唱,揭调是甘州。”明人杨慎在《升庵集》中说:“乐府家谓揭调者,高调也。”就是说揭调是一种高亢昂扬的曲调,“甘州”词调就属于这一类。这首词是以“甘州遍”这一高调来写边塞题材的壮词,曲调和内容、调情和词情十分和谐。这在缕玉雕琼、裁花剪叶的花间词中,堪称是别调异响了。
词上片一开始便点明时间、地点和事件:“秋风紧,平碛雁行低,阵云齐。”深秋时节,寒风阵阵,在乎远旷阔的大沙漠上空,成行成队的大雁向南飞去。大雁是候鸟,春则北归,秋则南去,所以当人们身处北国或戍边塞外时,常常借助于大雁的归去来寄托思远念归的情怀。因而,秋雁与边塞沙场便常被连在一起来描写。这首词里写沙漠飞雁,也包含征人目送北雁南飞时所引起的雁归人未归的无穷愁思。此外,“平碛雁行低”的“低”字,并非写雁飞得低,而是因为景物单调的沙漠旷远无际,与天相连,使得在无边沙漠与无边云天之间飞过的雁阵,在人们的视觉中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飞得很低似的。刘长卿《登余干古城》诗云:“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诗云:“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写的都是在没有参照物的平旷的大沙漠中,人们对景物所产生的这种特有的感觉。这个“低”字,既真切地显示了沙漠的广阔无垠,又生动地传达了望雁人的主观感受。
“阵云齐”是写争战的气氛。阵云,或理解为战云,指边塞上临战时的紧张气氛和战斗中扬起的尘土烟云。但这些似不能用“齐”字来修饰。所以这里的“阵云”,应作战阵如云讲。“阵云齐”,描述的是战阵延绵如云、整齐排列、严阵以待的情景。《史记·天官书》中“阵云如立垣”句可证。前三句中每句的最后一个字“紧”、“低”、“齐”,都提炼得十分准确,使人透过这些如实的描绘,感受到战争气氛的紧张。
“萧萧飒飒,边声四起,愁闻戍角与征鼙。”边声,包括边塞上自然界中的种种声音和人事活动中所发出的声音,如风声、雨声、虫鸣声、马嘶声、人喊声等等。这是边塞上所特有的一种和声,萧瑟凄清,最容易使征人产生念远怀乡之情。“边声四起”一句,原出自李陵《答苏武书》:“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后来又见于相传为蔡琰所作的《胡笳十八拍》中:“日暮风悲兮边声四起,不知愁心兮说向谁是?”可见,早在汉魏时,人们就用“边声”来烘托悲凉的意绪了。在这首词中,这种意绪被词人进一步强化了。词中首先以“萧萧飒飒”状“边声”,使人产生一种肃杀之感。其次,说“边声四起”,来自四面八方,仿佛其声弥漫在整个空间,无处不闻,即使想不听也不可能。再次,在这充耳的边声中,突出了军营中凄厉的号角声(戍角)和惊心动魄的战鼓声(征鼙)。这使人立刻意识到生与死正鏖战急;这便在凄凉的意绪中,又增加了一种悲壮的气氛。这里对“边声”的描写,是运用了加倍渲染的手法;经过如此层层渲染,自然地逼出了一个“愁”字:“愁闻戍角与征鼙”。“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抽象情感;但通过“平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