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命也,顺受其正

如何用儒家的思想来规划和指导人生和企业的发展。

华杉老师说只有四个字——专注坚持。

很简单不是吗?

是的,大道至简。简单到让人不能相信的地步。

也许你会说就是这样吗?我也知道啊。

是的,每个人都知道,做事情应该要专注,要坚持。

但是真正知行合一的人有多少呢?

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人呢?

我就是一个做不到的人,现在慢慢开始能做到一点点。

以这些优秀的老师,圣人为人生导向,努力慢慢地坚持做一点点。

很多人习惯于复杂,不习惯于简单,什么事情弄得太简单了,他反而不相信。

01

华杉老师提出了人生三问:

我为什么还没有成功?

我什么时候才能成?

我怎么样才能更成功?

这些问题都是过于注重结果,把问题的焦点放错了位置。

那我们应该怎么问呢?

我的志向是什么?

我能不能把这件事情做好?

我如何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

这就是把问题的焦点从结果转向付出和努力。

如此,会大大减少焦虑和内耗。

这三个问题其实聚焦于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你想要什么?你的人生目标如何?

华杉老师说:大多数人的驱动力都是名利心,征服欲和好胜心。

这并没有错,也不值得贬低。

大家都想要名要利,我是个普通人,也不会例外。

但是如果仅仅只是这些的话,可能会欲壑难填,甚至会把自己导向错误的方向。

少年王阳明曾问他的老师:人生的第一等事是什么?

他的老师回答说:读书做官,叫学而优则仕。

少年王阳明不同意。

那老师就反问他:你以为人生第一等事是什么?

王阳明说:读书做圣贤。

他的老师笑了,说这个太高了,我们都做不到。

少年王阳明后生可畏。

所以王德峰教授也说,人生的第一等事是要满足自己生命情感发挥,喜怒哀乐谓之人生的动力。

因为主宰我们人生的是我们的心,让我们行动的原因是心向往之。

找到人生的志向,在这个实现志向的过程当中,实现自己的生命体验。

这个和华杉老师有要说的基本一致。

立功名取富贵,没有问题。

只不过这是实现自己人生志向过程当中顺带的事情。

02

然而,世事无常。

很多事情并不因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命运、运气有时候占据了主导地位。

如果立的志向无法达到该怎么办呢?

孟子也有一句话:莫非命也,顺手其正。

就说这也不过是命运罢了,是什么样我就接受是什么样。

我并非不努力去争取,而是努力去做,日日不断,水滴石穿。

但是结果怎么样,我没有一个将迎意必的心理,我不期待一个必然的结果。

这样的话不管是结果是好是坏,我得淡然接受。

专注于自己立定的志,那个可以使自己的人生快乐圆满的东西。

坚持下去,不对结果抱有期待。

所以,儒家的成功学就是:专注坚持,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