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开始看阿图医生写的书《医生的修炼》,相见恨晚,引起强烈共鸣。自己每天写的临床心得,不能说跟阿图医生所著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我相信,对于自己,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是我职业生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每天记录临床心得,坚持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初见成效,我经手的每一个病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印象,而非从前的过目就忘。看到哈里森的从医经历,从好变坏,从热心到冷漠,一个温暖的心变成一个无情的机器/杀手,敲响了我的警钟,我对病人的态度很好,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用着治愈的话语安抚病人的情绪,目前为止都做得不错,但我想问问自己,能坚持多久,是否有点透支自己的爱了?总是去爱病人,终究会走向耗竭,试问,当自己生病的时候,自己能好好爱自己吗?如果做不到的话,谁会来爱你?发人深省。我以后该怎样去处理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以一种什么样的姿态/怎样的口吻去进行医患沟通,我还不知道,希望自己慢慢会想清楚。目前想到的就是,要有自己做事的风格,有自己独特的原则,抛弃人云亦云,拒绝外界过多的干预与干扰,对于不讲道理的病人态度要相对强硬,不能让这些人得寸进尺,而对于依从性好/尊重自己的病人则尽心尽力,让他们感受到医生的关心。
总是去爱别人,谁来爱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通过浅显易懂的文字,讲述了自己亲历的十几个故事,从不同的方面表达了医生所面对的不确定性和做决择时需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