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过后,阳光忽地明亮起来,照得人眯缝起了双眼。风也柔和了许多,草的清新和花的气息扑鼻而来,忍不住地我摘下口罩,深深地深深地呼吸,春天真的来了。想起一句诗,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我没有老和尚的勃勃兴致,只想找个明媚温暖的下午带桐去看油菜花。今天周六不行,明天不行,后天也不行,她要上课,除了学校的网课,还有各种培优课和做不完的作业,她很忙。在人人都站在凳子上踮着脚看戏的剧场里,我不能坐下,哪怕再累也不能,不敢去想坐下的后果。尽管我知道人生的路很长,中考高考只是一小步,只要愿意好好学,一定会……这样的话说起来有些苍白。
想当年,没有素质教育没有太多作业的我们是放养长大的一代。除了上学,回家吃饭睡觉,剩下的时光大都是在外面度过的。大自然也以她最温柔的怀抱接纳了我们这群野孩子。家附近的陵园是童年的乐园。陵园里有座小山,我每天乐此不疲的事就是放学后带着一帮同学冲到山顶,沿着下雨水的坑道一路飞也似地滑下来。山下的野草有脚踝高,星星点点的野花点缀其中,每次非得揪上满手的花儿,才依依不舍地回家。玩了几天,却再不能去了,原来母亲发现新给我做的裤子后面磨出两个大洞,严厉追问之下,我不得不承认被当作滑梯玩的坑道是水泥做的……儿时做过的糗事不止这一桩。打架、逃学、撒谎……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其实也有叛逆的一面。
人对世界的认知主要是靠自己的摸爬滚打获得的,好坏对错,善恶美丑,靠自己探索而知觉的道理会是一生的财富,试错的过程其实也是逐渐柔和自己的棱角和外界和谐共处的过程,失落和疼痛是成长必经的体验。桐这一代人的成长经验主要来自学校来自于屡败屡战的考试,在目前教育的大环境下她没有更多的机会经历挫折。作为父母我担心,在年少时未曾试过的错如果在成年后遇到,可能要付出更大代价。如果说童年的经历是人生的底色,或明亮或温暖或压抑或灰暗,那么青少年时期的经历会构建起对自我和对世界的认知,影响行为和态度,决定眼界和人生的格局,而这些仅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过,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我们给了桐怎样的童年?我尽力了,却仍然不敢去想在剧场里坐下看戏的代价和后果。戏的大幕刚刚拉开,前方的路途还有些遥远,我的羽翼不知还能庇护到几日,不管怎样,陪伴是我唯一能为你做的事。
春天到了,想带桐去田野里转转,看看油菜花,看看葱绿的麦苗。带她感受风的柔软花的芬芳大自然的美好,告诉她未来的日子里累了乏了的时候,到大自然里走走,在这里,你的眼睛、心灵和双脚都有理想的漫步之处,在这里,你能重新获得心灵的平和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