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原宪篇(2)|孔子说士者当志存高远砥砺前行

[原文]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译文]

孔子说:“士怀恋安逸,就不配称为士了。”

[解读]

士是周以来的一个贵族等级,是贵族的最下层。周代分封制规定贵族有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大夫和士,

士不能占有土地,但士阶层也有自己的贵族尊严,佩剑是贵族的标志,因此无论士有多穷也要佩剑,因为这代表他贵族的尊严。

在古代中国,“士”是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社会阶层,负责文化传承、社会秩序维护及国家决策参与,强调品德修养与儒家思想,是知识、文化和道德的代表。

怀居:怀,思念,留恋。居,家居。指留恋家居的安逸生活。

孔子认为“士”不应该贪恋故土安逸的生活,应当志存高远,行走四方。

孔子的意思是说,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理当用自己的理想去引领社会,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社会,用自己的作为去改进社会;理当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否则,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贪图安逸,就不配做一个知识分子。

[读后启示]

有志之士,不需要所谓的“安全感”、“舒适区”,奋斗者始终要怀有远大理想和坚定志向。

人要永远前进,才有活力。永远步履不停的前进,永远成为更优秀的自己,永远好奇和有源远流长的生命力,是让自己发光的根本。

所谓的享受生活,人一旦没事可干,那身体的新陈代谢机能就丧失了,人就腐烂了。

真正成功的人生,不在于成就的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努力地去实现自我,喊出自己的声音,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