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情绪和情感的依赖仿佛是天生的,拥有一种能从人群中识别出与自己相似的人的能力,再慢慢相处滋生出情感依赖。
第一次彻底的宣泄自己的情感依赖是中考过后,在这座小小的城市里,曾经的好友都分散在不同的学校里。不知道是不是抵触心理,新认识的同学似乎就是比不上旧同学。
一场对过去的恋旧就此开始了。写信、打电话……通过通讯方式对于情感的传递,来对过去的关系刻下记号,让它显得与众不同。这些小小的动作让内心开始有了情绪,开始期待,盼望。第一次知道了区别对待带来的体验,就是你有你珍藏的东西,我也有只属于我的情绪依赖。
后来是怎么结束的呢?大概是厌倦吧!当初的热烈,一是因为兴奋新奇,想要尝试有距离的友情是什么体验;二是对新环境的逃避和抗拒,把自己限定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不想受到新事物的伤害。三是一种情绪的传递,我不用说太多,或者我可以随心所欲的自说自话说很多。这种感觉真好啊!仿佛手里握着的笔尖和电话,就已经掌控了自己的生活。朦胧中,我开始分不清什么对自己更重要一点。
同样的情形在高考毕业后又上演了一次,总要把离别演绎得撕心裂肺才更感人一点,感动了自己,这样才算是分别。只有在面对熟悉的人,一个电话打过去就可以想哭就哭。对啊!一直以来,不就是需要的这种情绪依赖吗?只是这一次,我适应的更快一点,融入的也更迅速。我渐渐分不清,到底应该更在乎什么多一点。
从学校毕业后开始一个人生活,自由的时间也多了起来。一旦闲下来,过往不受控制的在思绪里东窜西跳。由于对生活目标的缺失,我把眼光放在了曾经熟悉的人身上进行填补。一会儿觉得想念这个,一会儿又想知道那个过的好不好。
情感的依赖终究还是短暂的,该记住什么,忘掉什么,到底是不是我自己选择的呢?真相开始渐渐浮现在眼前。
当我能独自解决和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多,也是情绪依赖开始渐渐减少的时候。我不再那么害怕孤独了,独自一个人能做的事情很多,可以看电视看电影看书甚至一个人发呆;陌生人协作变得越来越方便,并不是非要跟某个人一起才能完成一件事,越来越多的人可替代性越来越弱;随之而来的,是生活经验也越来越多,这也是一个不断变强的过程。啊,原来这些自己都能搞定。
对于情绪的依赖在现实的冲洗之下变得更纯粹了。我不再需要有人在我感冒的时候对我嘘寒问暖;不再需要有人听我抱怨一大堆我的种种不满;不再需要有人处处迁就我照顾我的小情绪。情绪依赖变得更加健康和纯粹,不用小心翼翼的维护,害怕自己会因为意外或者时间而失去。它渐渐成为一种正向的情感和模式。
我们依旧在人群中散发着自己的能量和磁场,不断的探索和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