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北京的气候慢慢变得凉爽。原本想着家里事情安顿好后,可以全心工作。但前两周的工作效率并不高,晚上回到家中,读书也是断断续续,特别是到深夜,会格外感到焦虑。
上周试着把全天的时间记录,睡觉多少分钟,工作花了几个小时。记录了一周,本以为可以更好地感受时间,进而调整好工作节奏。可是,密密麻麻的记录,每天不痛不痒的复盘,成效并不好。
问题的症结,还是在于“记录是为了记录”,虽然自己想适应掌握时间,但是琐碎的记录并不能实现“做成事”的效果。过于注重时间流逝的过程,却没有抓住关键问题,即我用了多少时间做成了多少事,或者这个半天我读了几篇文献,对我当前的工作推进了多少。不怕事情复杂,也不怕进展缓慢,就怕做了很多,却走错了方向或者原地踏步。
另一方面,情绪会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当一天的琐碎任务完成后,深夜看书已经打不起精神,看个小视频,便也到了晚安的时候了。可是却发现,自己想要积累的内容被越挤越少。
Scalers在《持续行动》中,谈道人们很难真正坚持把一件事做好,偶尔做完了一件任务,便会心安理得的给自己放个假,看一天电视机、打半天游戏。真正的持续学习,是对已经做到的不屑一顾,而向着更远的目标前进。
怎样克服焦虑,找到自己的节奏,这周尝试从两方面做起,效果还不错。
(1)调整记录方式与复盘内容
对一天24小时进行划分,清晨1小时,上午3小时,下午2小时,晚上3小时,一天9个小时的工作学习时间。在这9个小时内优化、调整工作、学习任务,按每块时间来进行复盘整理,例如上午3个小时,做了哪些重点工作,让自己对任务完成的时间有深刻把握,而不是统计上午过了3个小时。
把时间划分好,对每个小方块的时间,进行高效管理,进而保证重点任务的深度思考时间。对于不太喜欢的工作,就集中完成,对于自己重视的研究,则持续投入。
(2)清晨一小时
当我发现夜晚的学习容易让人焦虑时,早起学习又回到了我的计划中。倒不是说之前起的晚,而是没有保障清晨1小时的学习,常常6点多起床、洗漱,赶班车去单位,开始匆匆忙忙的一天。
早起,确保清晨1小时的学习时间。一方面会让自己感觉赚了一个小时,也让大脑提前进入思考状态。倘若遇到好的文章,更是让自己感到愉快,觉得一天都是美好的,仿佛一种仪式感。另一方面,清晨1小时,让自己专注高效读书,会对一天的工作安排起到示范作用。清晨完成了读书任务,潜意识告诉自己,后面的任务逐一破解就好。这样,通过清晨阅读,让自己感受着舒畅和笃定。
《院士思维》进入第四卷的阅读,陆陆续续读了近100个院士的故事,昨晚读到朱伯芳院士的学习方法,格外受触动。放在文末,给自己导航、警醒。
要勤于工作。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的工作业绩上,因此工作时间必须抓得紧紧的,不浪费一分一秒,全身心的投入,才能多做贡献。此外,经验的积累,认识的深化,都是与所完成的工作量成正成比例的。工作做得越多,经验就越丰富,认识就越深入。长时期的辛勤工作必然积累丰富的经验,带来丰硕的成果。
要勤于思考。抓住事物的本质,找到主要的、关键性的因素;对于一个问题的解决,要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探索;对于自己所研究的课题,要提出一个比较高的目标,然后反复琢磨,如何实现它;对于自己所研究的课题,要经常检查分析中间成果,并提出一些问题来,在思想上反复琢磨。灵感不是天上掉来的,是勤于思考从而瓜熟蒂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