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儿,谈点“美”吧

朱光潜先生《谈美》这本书是高中老师就已经推荐了的,当时觉得肯定是文人吃饱了撑的,无病呻吟,美有什么好谈的,还是做几道数学题来得实在。随着自己从事播音主持这份艺术工作以后,渐渐感受到审美的重要性,什么节目是观众喜欢的,为什么会喜欢这样的节目形式,于是自己在工作后就买了这本书,但是毕竟那个年代写书的文人,在语言的表述上,并未完全白话,所以就搁置了,几次搬家,也就和自己擦肩而过了。前几日在朋友圈看到一个同样热爱阅读的朋友说,买了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是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而且还“二合一”:将朱光潜先生《给青年朋友的十二封信》也附在本书中,同时感言给她很大启发,于是毫不犹豫买下了,收到书,翻开后就是朱光潜先生给青年朋友的十二封信,读起来毫不费力,津津有味,或许是到了这个年龄,对美已经有了自己的需求,所以感感触颇深。

 先来说说我自己看到的前两封信吧。

 第一封信是《谈读书》,学校的课本和阅读本身是两码书,如果从动机来说:课本是应试的需要,而阅读是放松的需要,两者从感受上是完全不同的。我就是典型的案例,从小学习成绩还不错,但是因为当时在农村,并不知道有什么课外书,再加之家里穷,连交学杂费都费劲,所以没有阅读课外书的习惯。等上了高中,遇到了一个学识很深厚的语文老师,一头假发,讲起课来滔滔不绝,而且脾气很好,他讲他的,学生说学生的,互不相干,当时就是他给我们列了很多书单,理由是“考试的时候会考。”所以,你知道的,就不了了之了。我在想,如果当时他换个说法或许就好多了,比如“朱光潜这老头儿写书有两下子,写的书有趣,有时间了可以去翻一翻。”或许更有吸引力。

 这几年工作的动力很足,读了很多书,慢慢进入了“心流”状态,再者,学习了很多高效阅读的方法,读起书来已经毫不费力,看到这篇关于读书的讲述,才发觉和自己这两年学到的阅读方法惊人的相似,比如:看到好书要读两遍,第一遍就是扫读,看看大意,第二遍就是用读书笔记和做记录的方式去读,让书中的观点和自己的生活产生共鸣,刺激我们思考。作为一个记忆力差的人,我称之为“记忆力外包”,让纸笔帮我记忆,发现效果很好。

 你看,早点读到朱光潜先生的这本书,哪还有后来的弯路,所以要是越早读书,我的人生将是不同的样子。

 第二封信“谈动”。朱先生说“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静止,求泄的方法在动。”如同孟子所说“尽兴”,说得透彻。因为人始终是动物,动物的本能就是动啊。所以在去到办公室的时候,把办公桌收拾干净,沏杯茶,静静地享受时光,不乏一件乐事。

 朱光潜先生告诫我们:“愁来愁去,人生还是一个一样的世界。假如把自己看得伟大,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屑”的看待;假如把自己看得渺小,你对于烦恼,当有“不值得”的看待。我劝你多打打球,多弹钢琴,多载花木,多搬砖弄瓦。假如你不喜欢这些玩艺儿,你就多谈谈笑笑,跑跑跳跳,也是好的。

 所以,从今天起,做个幸福的人,去阅读,去“动起来”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1 讲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并不笃信知识的力量,因为我不会用啊,我看不出,书上的文字和我的生活究竟有什么实质性...
    f5c8375254c2阅读 411评论 6 12
  •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中心学校 席清华) 上周我校在教师队伍中开展了师德培育月活动的动员大会,通过学习,我懂得...
    龙舟教育人阅读 361评论 0 4
  • 今天是考试前的最后一天了。也就意味着还有一天,我这一天来回八趟的接送孩子时光要暂停一下了!想想还挺兴奋的。 下午放...
    忽而半夏阅读 122评论 0 5
  • 下了第二节课广播通知获得百佳少年的孩子去阶梯教室领奖。儿子一下了第三节课他就兴高采烈的地跑来把证书和奖品送给了我,...
    岸笛飞声阅读 115评论 0 0
  • 观察者模式 基本含义 顾名思义就是一个观察者角色 观察 被观察角色的变化 这是一种一对多的对象关系 其目的是 是编...
    nade_s阅读 34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