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力,遇到最多的就是招聘,面试,离职,入职,不断跟各种人沟通,不断地了解一些人的职场生涯,不免为一些人遗憾,为他们的前途着急。
就曾经遇到过30多岁了,还在靠跳槽换得比前任公司高一点点薪资的人也不少,其实这样的人,本质上已经被淘汰了,他们却浑然不知。
在过来人看,这一切看的明明白白,就是一直以来你根本没成长,所以我连他前途可能大致都能想的到。
30岁还靠资历而不是能力,来换取更高的薪资;如果那天再也换不到了,自己也能平静接受到也没什么问题,依然厚着脸皮,等待公司发配;
如果不能接受,也不能意识到自己技能有问题,自己的稀缺价值没有,自己比不过那些才上班1年的人。
这个时候可能会愤恨自己,或者是出于脸面会自己出来创业,做点事业,这个才意识到赚钱真的很难,继而拼尽前30年都没使的力气。这也算是一种劫后余生的有风险的成长。
中年危机,就是年轻的时候没有努力成长过
也有人说35岁就步入中年危机了,与其说”中年危机“不如说自己年轻的时候,没有好好努力,到这个岁数了,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可不是么?你一直没进步,别人年轻还在进步,你不就是退步了。
其实,这里面的深层原因,是有的人看似每一次的所谓的跳槽进步,其实都从0开始。
那位30岁还在靠着跳槽换取一点点高薪的人,每到一个公司,别人给的期望很高,结果做出的业绩很差,自己也接受不了,新老板也接受不了,于是自己开始抱怨公司不适合,平台不适合。于是,又开始跳槽,寻找“适合自己的”高薪公司。
就好比澳大利亚袋鼠虽然每次每次都蹦得很高,但是总是会落到起点,它们一辈子能达到最高点很有限。
他可能很久或者一辈子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死循环;
主要是每一次进步(跳槽)都成为下一次进步的基点,而不是每一次都要重新开始。
可积累的成长,会给你带来复利式的成功
我在一家企业工作了10年,我见识过很多来来往往的人,也被外面的一些高薪诱惑心动多。我是最普通的运营人员做起,10年后成为运营总监和公司原始股东,薪资也是比同年龄段高一点。
有些人问我之所以这样成功的原因之外,不是因为我在公司待的时间够长,主要是我每往前走一步,每次取得一次成功,我都会寻求下次的成长,都要聚集足够多的势能,专注在自己的领域,让每一次进步都成为下一次进步的基点,而不是每一次都要重新开始。(不是每一次靠着跳槽或者换赛道获得成长)
如果自己多年来一直不成长,那么必然会被优秀的员工替代,公司也不会留一个没用的人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
这就好比澳大利亚袋鼠虽然每次都蹦得很高,但是总会落到起点,它们一辈子能达到的最高点很有限。而那里的考拉虽然爬得慢,但是每一步都为下一步打好了基础,最后总能爬到树梢,这便是可积累式进步的红利。
要做到高速率、可积累式的进步,关键是做减法,懂得放弃。放弃森林中各种小岔路上风景的诱惑,才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人在年轻的时候,是应该多尝试一下,多试错,多找找机会,力求找到自己的赛道,然后深耕这个领域6-7年,做出一番成就来,那么后面无论跳槽去哪里,都会有高薪的。
但是如果每次在一个公司都是1年不到,不精进自己的技能,就靠着不断换公司,幼稚的认为就要比上家工资高,我才能去。不高我就继续找,这样的耍无赖心态。
我见过无数的30岁的人的业绩,还没有毕业1-2年的人做的好,而且别人态度还很好。
选工作,成长最重要,薪资不是关键
于是,选择一份工作,最重要的不少看薪资高低,而是看这份工作能不能为你带来成长。
事实上,对年轻人来说,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并且这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才是值得追求的事情,而成长其实只有一条路:就是靠积累。
因为成功不是谁都能成功的,需要太多的因素。(可能还需要运气)
一个青年人,如果能坚持做到高速率成长,可积累式的进步,即使起点低,即使30岁还不富裕,10年后的成就也是不可限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