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之花在乡村大地上盛开
露天球场、草根球队、球技业余、没有明星,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的篮球赛却抢了抢了NBA、CBA的风头,火出了圈,国内外各方媒体频频点赞的同时,网友们给了它一个既亲切又响亮的名字——“村BA”。
水平业余、缺乏包装的“村BA”受到人们如此热烈的追捧,看起来的确有点突兀,但细想,也在情理之中。第一,它有传统,以古老的习俗为依托(篮球联赛是当地传统节日“六月六”吃新节的重要活动之一),这就让比赛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文化根基;第二,它有特色。现场解说员在普通话、贵州话和苗语之间不断切换。中场休息时的“篮球宝贝”表演换成了少数民族特色歌舞,比赛获胜者的奖品是黄平黄牛、榕江塔石香羊、从江小香猪、榕江西瓜……“村BA”从头到尾“村”味十足;第三,它接地气。参赛选手、裁判、观众都是本地村民,平日便抬头不见低头见,场内场外,大家自然看着过瘾,感觉亲切,快乐氛围无与伦比,用网友的话说就是,“直接碾压CBA”;第四,它很纯粹。没有资本介入,没有高额奖金,球员们出于本心,为各自的家乡拼搏,不为金钱,只为荣誉。这体现了最纯粹的热爱和真正的体育精神。
这样的文化盛宴提醒着我们,新时代的乡村文化振兴,既要厚筑乡土的文化本体和主体性,凸显乡村文化自信,也要吸纳融合现代文明的分子和要素,体现新时代乡土文化的公共性和时代性,从而在碰撞和融合中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这才是“村BA”破圈背后的“流量密码”,也是这场“偶然走红”的乡村赛事为我们在乡村文化振兴路径上带来的宝贵启示。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文化火种,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文化特长,乡风乡俗、家规家训、农事技艺等,都是优秀的乡村文化资源,是有滋有味的文化瑰宝。有关部门应该尽快找到抓手,为乡村振兴培植良好的文化氛围。这个抓手,在台盘乡是篮球,在其他地方可以是戏曲,是音乐,是舞蹈,是诗歌……只要植根于广袤的大地,走进村民的内心,了解他们的精神需求,乡村文化建设就一定能在希望的田野上开出美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