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组织如何在农村社区开展工作,是一个极大的问题。我的驻村经验极少,只有些浅显的观察。农村工作,本质还是人的工作,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里的人包括政府官员、村民、民间组织等等。
既是人的工作,无非是“面子”和“里子”。“面子”,就是要给足对方的面子,让对方感受到尊重,不能被同事、邻居、亲朋好友看低。“里子”,不外乎就是实质得益,政府官员看效益、风险和带来的政绩,村民则是到手的实惠和利润。
最近我待在江西的东江源村。因为是水源地,村里实施“三禁”政策:禁伐木、禁采矿、禁种果,村民的收入不容乐观。一个环保组织租下了一个客家老屋,计划改造成公共空间——既是村民娱乐、学习的空间,也能够变成旅社,成为生态旅游的落脚点,进而为村民带来可持续的收入。资助方是个饮用水企业。国家现在对于水资源管理还停留在粗放的方式,这算是水源地保护的一个极重要的探索。
八月份华工的建筑系学生接下来这个项目。他们实地调研后做了个方案,然而施工中遇到了不少问题。
合同不管用,方案因“风水”屡遭改动
按照城里人的思维,签字付钱合同生效之后,随便怎么折腾,实际却不然。
他们希望搭建一个竹楼,灵感来自客家屋子的牌坊,外形与客家老屋的山墙及坡顶呼应。刚动工两天,就被对着自家大门为由,阻挠施工。无奈,只好修改方案。未几,又以两条竹柱的间隔比大门小为由,强行拔掉。迫于无奈,监工的学生和木工拿出水平测量,证明没有影响到。屋主见状心虚,半夜把柱子插回去,没想到没有对正,反而破坏了基础,只得重新返工。
中间还有一件事情:一个县领导开车路过,眼看竹楼比房子要高,强令降低。本来这是私人房子,与政府不相干。为免麻烦,也只好妥协。
感想:农村工作中要慎重谈合同,谈契约精神,毕竟项目并非一时一刻,如果想要在后续的运营中得到当地的支持,就要做出相应的妥协。
工艺一般,材料缺乏
生活在城市的日子长了,自然以为一些事理所当然:打开水龙头有自来水,物流快递送上门,五金店什么都有。
很快这群生活在大城市的学生发现,很多基本的施工材料不用说在村里,在乡里没有、甚至是在城里也难购置,而淘宝?物流只送到县城,还得请村长开皮卡出去拉回来,这个也耽误不少时间。另一方面在制作家具、装修等,尽管当地的工人已尽力,却还是较难符合设计的需求,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感想:整个项目的工期因为种种客观条件,拖延了好一段时间。如果在考虑设计方案的时候,做好这方面的调查,便可合理安排工期,不会陷入被动之中。
总的来说,具体的工作中还得灵活应变,包括和村委、村民、施工队关系等等。前期与有影响的人物、手段灵活的人士建立良好的关系是必须的,关键时刻能起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