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一年半之前,在得到看古典老师关于断舍离的文章,很有启发。把家里面一些一直觉得以后会用到,又一直没有用到的东西扔了卖了。当时感觉心里轻松很多。
正如古典老师文章里所说,其实外部世界是我们内心的投射。我们不想扔掉那些没有用到的东西,是因为我们还觉得它在未来可能会有用,也是还没有准备好在心里隔断跟它的关系。但是久而久之,我们生活中鸡肋的东西越来越多,不仅占据了我们的现实空间,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们对未知的探索。
而当我们开始断舍离之后,我们的现实世界就不会那么拥挤。我们拥有了一些空间,用来填充真正有用的东西,用来填充未来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这样的现实投射到我们的心中,就会让我们内心更加舒适、坚定,对未来充满着希望而不是焦虑。
其实断舍离的对立面就是,我们想要的东西太多。佛家说众生皆苦,有一种对苦的解释就是不满足。我们年轻的时候追求完美,看到别人成长很快的时候又充满焦虑,这些都是自我的不满足。
我所理解的极简生活就是在各个方面有自己的风格和原则,不求多、不从众。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心之所向、身之所往。
PS:由于写文章的时间比较赶,以后有时间再来深入地谈自己对极简主义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