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全感是怎么形成的?
对孩子来说一切都是很新鲜的,有时候难免会害怕,他们就把妈妈当作安全基地,一旦觉得有危险,害怕了,就可以回到妈妈那里获得支持。这样我们说孩子最初的安全感就开始建立了。所以,信任妈妈,从而建立对妈妈的安全依恋,宝宝才会拥有安全感。
安全感是从妈妈给予的呵护中发展出来的。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观察到,孩子到一个新地方,有时候玩着玩着就要回头看一下妈妈,看到妈妈就放心了,然后继续玩。慢慢地,即使妈妈不在身边,他们依然觉得自己是安全的,比如上幼儿园,短暂的几个小时分开并不会让他们觉得害怕,或者被抛弃,因为他们知道妈妈会回来接自己。而且在幼儿园,他们的活动范围,人际关系扩大了,学会了跟妈妈之外的人打交道,这个过程顺利的话,他们会拥有更强的安全感。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这种安全感会支持他们面对更广阔的未知世界以及未知的人际关系。
那么问题来了,职场妈妈不能随时都在孩子身边,会影响安全感的发展吗?
不会。因为安全依恋建立的基础是拥抱,而不是乳汁。
因为各种现实问题,有些妈妈不得不经常离开宝宝,而孩子的发展弹性很大,爸爸或者祖辈都可以作为安全依恋的对象,只要为孩子提供稳定规律的生活,对他们的照顾也是稳定、有规律的,和爸爸建立安全依恋,和奶奶建立安全依恋都是可以的。这些孩子也不会缺乏安全感。当然,如果妈妈在回来的时候能够给爸爸足够多的拥抱,给予足够的、有质量的陪伴,比如,设定一段特别时间,和孩子一起做一件特别的事情,依然可以和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
可是,尽管我们已经尽力做了这些,仍然难免会遇到很多现实的问题,比如“宝宝看到生人就哭”,“宝宝很黏我,简直分不开”,怎么办?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安全依恋形成的各个阶段,可能你就会发现其实很多情况都是宝宝成长中的正常表现,不必焦虑担忧。
二、母婴依恋的不同阶段,宝宝有不同的表现
1、前依恋阶段:0-6周,宝宝从母亲那里获得食物和舒适抚慰。不怕生,对熟悉的人和不熟悉的人反应没有差别。
2、依恋形成期:6周-6~8个月。
开始对熟悉的人和不熟悉的人有不同的反应,有分离焦虑的苗头。如果遇到生人会哭,不愿意让生人抱,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不要认为宝宝胆小。如果我们看见朋友六七个月大的宝宝,尽量不要随便捏他的脸或者强行抱她,避免给她造成压力。(划重点啦)
3、依恋明确期:6-8个月到18-24个月
当母亲离开,宝宝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特别黏妈妈。正常的孩子,6-18个月都会体验到分离焦虑。不同的是,和妈妈成功建立起安全依恋的宝宝,能够适度表达分离焦虑,比较容易安慰。
4、互惠的关系:18-24个月及之后的几年
在这期间,母亲和爸爸共同调整和平衡双方的关系。妈妈可以解释自己去哪里,多久回来。宝宝可以提一些要求,比如给我讲一个故事再走。这个阶段中,宝宝理解父母去干什么,多久能回来,并且相信父母一定会遵守诺言回来,同时他们会发现自己在双方的关系里也有一定的重要性,这让他们能够承受父母短暂的离开。慢慢的,稳固的依恋关系会帮助孩子在和父母分类的时候扔能保持安全感。
所以,安全感并不会因为一次分离就缺失,也不会因为某一段时间的相处就必定稳固不易,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在宝宝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状态和规律。它是宝宝从小和父母的互动中一点一滴形成的,然后由此逐步扩展到宝宝怎么和其他人互动,怎么看待未知的世界。
三、培养安全依恋的可靠建议
1、不要担心“宠坏”一个婴儿:
宝宝哭了,抱还是不抱?抱了会不会宠坏他?我相信看了上面的内容你已经有了答案。
其实6个月之前的婴儿并不能够理解“行为和后果”这样复杂的逻辑关系,一般他们的啼哭都是基于生理或者生活的需要,饿了,热了,不舒服了。在每天有规律的生活中,通过妈妈迅速,稳定,重复的行为来认识自己和妈妈的关系,建立对妈妈的安全依恋,进而建立对外部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当然了,新妈妈也不要过于焦虑,虽然及时而恰当的反应体现了妈妈和宝宝的互动,但它并不一定要在宝宝啼哭后几秒钟做出反应,而是说这种模式在一定的时期内应该是稳定的,有规律的,偶尔几次妈妈没有及时赶到宝宝身边也不会造成不利影响。
2、解决“黏人”的方法是主动陪伴
有些妈妈抱怨宝宝太黏人,一刻都不能离开,一离开就哇哇大哭。其实就像前面所说,6-24个月是大部分宝宝体验分离焦虑的高峰期,这是正常现象,要理解他们,尽量有耐心。
有些妈妈会特别害怕宝宝不独立,还是想让他尽量自己去玩。其实越是这样,可能孩子越是黏人。因为在他需要的时候,你却把她推开,这个信息会让他误解为妈妈不爱她,从而更加时刻黏上来。她需要妈妈的关注,确保妈妈是爱她的。这样反而会伤害他们安全依恋的建立,让他们缺乏安全感。
3、用积极的情绪影响宝宝的情绪表达
要让宝宝建立安全依恋,妈妈需要学会用稳定积极的情绪来面对宝宝的变化和成长。之前宝宝总是感觉到妈妈的积极情绪“宝宝好可爱,宝宝好乖”。可是,自从宝宝会爬开始,情况就改变了。比如,妈妈有时候会生气的说“不要过去,不要拉窗帘。宝宝经常会感觉到妈妈的消极情绪,对情绪的认识逐渐变得复杂。他们自己也开始体验到更多的情绪,比如”妈妈不允许我干这个“,”我打不开这个瓶盖“,从中体验到生气或者挫折感。
情绪发展就是这样的过程,这是正常的。可是,他们怎么样对待怎么的情绪需要经过很长的发展阶段。所以,妈妈要有耐心,多表达积极情绪,支持和爱。让孩子保持愉悦的心情减少不必要的哭闹,这有利于以后宝宝认识情绪,表达情绪和调节情绪。
4、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让孩子尽情探索
6个月之后孩子的活动能力越来越强,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到处摸索。这个时候要提供稳定安全的环境,有危险的东西该收的都收起来,比如剪刀,清洗液。不希望宝宝拉窗帘就把它挂起来让宝宝够不到。不想让他玩柜子门,就用安全扣扣住。如果总是用语言去禁止他,就容易让宝宝感受到妈妈的消极情绪,他们自己也会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压抑好奇心和探索欲。
当我们了解了安全感是如何形成的,并且陪伴宝宝一起经历他人生的头几年的成长,就不会把所有问题都丢到安全感这个框里了。而安全感的建立和亲子互动模式息息相关。只要我们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关系和尊重他们的感受,及时恰当的回应他们的需要,为他们提供相对来说稳定,良好的环境,就不需要时刻担心他们会缺乏安全感。
有些妈妈可能会担心,我觉得我的宝宝刚开始幻想没建立好安全依恋,怎么办?不必担心,从此刻开始给予孩子爱和理解,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安全港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