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才女中,我最喜欢张爱玲和林徽因。张爱玲的文学才华和人生经历是传奇,我最早的藏书都是关于她的。而初识林徽因的人,多是因为她出众的才貌气质,更是因为她与诗人徐志摩的缘分纠葛,与梁思成的美满婚姻,还有金岳霖为她终身不娶的默默守护,那一段段佳话。我喜欢双子座的她,常常矛盾而又举重若轻。她的灵动,她的才情,就如金岳霖对她永远的怀念: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长青四月天。
女儿从小深受我的喜好影响,八九岁时,我们一起走进春天的果园,参加认领果树活动,她仰望洁白的梨花,花瓣纷纷,无声飘落,如诗如梦,便低头郑重地在制作的小树卡片上写下:人间四月天,你是那一树一树的花开。
当我读了《梁思成与林徽因》一书,才发现自己对林徽因认识多么片面和粗浅。该书作者费慰梅,著名汉学家,研究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的美国学者,出身哈佛世家,是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的夫人;抗日战争期间,曾在重庆任美国驻华使馆文化参赞。她是最有资格讲述梁林二人故事的人选。1932年,费慰梅和丈夫费正清一同来到北京,因缘巧合,结识了梁思成与林徽因,两对年轻的夫妇一见如故,从此成为了终身挚友,在几十年的友谊中 ,他们虽然没有朝夕相处,但从未间断过书信往来。
《梁思成与林徽因》这本书复原了梁林二人真实的生活场景,在他们情感世界之外,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梁思成和林徽因,在这本书里,我们仿佛置身于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跟随他们漂洋过海,留学美国;学成回国后,在客厅里招待满座高朋,谈笑风生;仿佛看见他们潜心研究古建筑典籍认真的模样,灵巧的手指驾驭着铅笔,穿梭于精密的建筑图纸间;看到他们坐着马车在乡间的泥泞小路中辗转,忽然发现著名古建筑的惊喜;看到他们在兵荒马乱中寻找安身之处,即使面对漫长的疾病苦痛,也从未放弃刚毅的生活态度。这本书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成就,也看到了他们与当时时代背景紧紧交织在一起的跌宕起伏的命运。
梁思成和林徽因是幸运的,他们出身于富裕的官宦之家,家境富裕,家教严谨,一起留学欧美,学成后回国为中国的建筑事业效力。然而他们又是不幸的,生在一个战乱的年代,从回国后变开始不断的失去,失去亲人,失去健康,失去家园,在那个大时代背景下,他们颠沛流离,人生随着战火跌宕起伏,但是他们始终心怀拳拳爱国之心,顽强而乐观的为国家和民族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在《梁思成与林徽因》这本书的序言中,有这样一句话:“笑靥如花,任她娇枝凋零”,叹息着这对夫妇的坎坷人生路,在阴晴不定的社会局势中,他们依然怀抱一腔赤诚,一直顽强地用学者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做着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战乱的年代,梁思成和林徽因拖着病痛的身体,跋山涉水,一步一步去从寻找中国古代建筑遗址,在那个交通不便、物资匮乏的年代,他们绞尽脑汁,为考察古建筑而四处奔走。最终,他们完成了《中国建筑史》的编写,携手走了中国的15个省,19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738处古建筑物。这些古建筑通过他们的考察而让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们所认识,并被从此加以保护,他们的努力为中国古建筑研究留下宝贵的材料,赢得世界声誉。
梁思成和林徽因作为建筑师和学者,政治敏感度几乎为零,他们怀着赤子之心,为保护北京古城做出一个个方案,和当时的领导者据理力争,换来的却是打压和不理解,动荡颠沛的逃亡生活中他们没有落泪,常年的病痛折磨没有使他们落泪,但是面对北京城一座座被拆掉的古建筑,他们不止一次忍不住失声痛哭。
然而历史的年轮从未停止向前,孰是孰非,早已被验证。曾经无休止的战争和政治运动,把梁思成和林徽因作为建筑师和艺术家的梦想一次次击得粉碎,但是他们从未放弃,在逃亡途中,在炮火中,在穷困潦倒的乡村,为了寻回知识的尊严、梦想的尊严,他们付出了昂贵的代价,最终把他们的全部心血投入到了中国建筑学。
梁思成和林徽因对人生和理想执着的态度,他们对中国建筑领域的辉煌成就,必将会让世人永远敬仰和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