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分享同学自创公众号

0259-判断的准则-“道”。

原创 Jessie  晓燕说工作  2022-09-16 21:16 发表于江苏

收录于合集

#读书

17 个

#斗魂

13 个

01:引文

国人经常被西方认为是没有信仰的,但我们中华文明5000年, 我们都知道举头三尺有神明, 咱们其实心里都非常清楚,什么能做, 什么不能做。

我觉得这个就是国人的信仰, 就是我们的“道”。

稻盛和夫他其实是受王阳明的思想影响非常深,

也怪不得他的盛和塾其他国家都关了 ,仅仅保留中国的了。

下面来写读斗魂的正文, 现在算是学习写作的过程, 不好意思,就麻烦和我一起读书吧!

02:正文-判断的准则-“道”

【原文摘录】

判断事情是否“符合道理”,不仅指逻辑上有无矛盾,而且要与做人的准则相对照,确认有无违背。

不是随意在头脑里做轻率的判断,而是回到做人最基本的原则,经深思熟虑之后,再进行判断。048

内心的哲学指导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049

依据人间正道进行决断,可超越时空,任何情况下都能被人接受。

一个秉承正确判断基准的人,即便闯入未知的世界也不会迷惑,不致惊慌失措。

真正的创新者之所以能够开辟新世界,新天地,不是因为他们经验和知识丰富,而是因为他理解人之所以崇高的本质所在,因为他依据基本的原理原则做判断。050

【核心概念转述】

稻盛和夫曾说,

对事情做出正确的判断,是一种能力。

我想这个能力不仅仅是依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判断,更重要是自己的内心是否有“道”。

这个“道”就是我们内心的准绳,是我们做人的基准。

只要我们秉承内心这个正确的“道”,

纵然世间万物千变万化,我们都不会盲目跟风,

心中自有定海神针,

无论何事无论何地无论何人,

我都可以从容应对,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个人体验】

01/

想起女儿暑假和我说的一个事情,

她新班级的同学和她经常一起玩的是个美国本地人。

有一天她同学问,你有信仰吗?

女儿一下子还被他问住了。

女儿告诉我说,她一开始光往基督,佛教这个方向想了。

一下子就回答:

"我没有,不信,我们大部分人,信"有钱”。”

这个还真是应了那句话,中国人的信仰是钱。

想想不对,她又接着告诉这个同学,我们是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钱,不是随便什么钱都行的。

这个“道”其实是我们的信仰。啥叫“道”,这个可大了。

在中国,

“道”是道法自然,

“道”是举头三尺有神明

“道”是春耕夏长秋收冬藏

“道”是父慈子孝 夫妻恩爱,家庭和睦

“道”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道”……一切人间正道

你说我们信啥?我们的信仰是世界一切符合自然规律的运行法则,

我们的信仰就是宇宙,就是宇宙的运行,就是人类,就是人类演化的规则。

女儿和我说,她和这同学说,其实他是不懂的,但是在那一刻,她把自己说懂了。

02/

今年暑假,她自己一个人去丹麦上夏校。

从准备签证,订机票,定airbon ,出发,在那里还帮我拜访客户(因为疫情我已经三年没出过国了)

中间也是困难重重,打电话给我,我远隔万里,只能是提供一些“道”的帮助。(就是一些事物本该怎样的理解方式,然后再按照应该如何验证一个事物是否正确的本该有的方式来验证)通过运用“道”的方式,

她就解决了,签证时候丹麦使馆繁忙,换瑞士签,然后根据欧盟入境规则在丹麦入境,又找相关专业人士确定。

因为理解了“人之道”她就解决了夏季丹麦旅游旺季订不到Airbon 的问题,迅速在网上敲定一家。

还能帮我选了很好的礼物拜访客户的时候带去。

以至于,我们客户发邮件过来,夸她说“你女儿非常优秀,自信大方,她以后将是你的骄傲”。

当然这个是有客户的礼貌成分在里面,不过确实女儿处理事情比较得体,超越她年龄的稳重。

我想和她明白这个世界运行的底层逻辑,什么是“道”不无关系。

对于以后她的人生,我也一点不用担心,因为她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她的心中自有判断的准绳。

我想,可能是我们家在她一出生的时候就明白了抚养一个孩子成人的“道”,

然后按照这个“道”来做,她自然而然就长成了这样。

我们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谨遵“道”这个底层逻辑,这个准线,她也就学会了。

03:小总结

【行动指引】

对于孩子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这就是我们对养育孩子所持的“道”。

也一直这么做的,她现在已经大学三年级,看上去是对的。

这和我工作中持有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钱从事来,事从人来,人从自己的修为而来”是一样的“道”。

不惧过往,不惧未来,对任何事情的判断我都有自己的“道”.

当然,

世界之大,什么人都有,我也明白: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和你共勉!

我在节假日的时候会写一些我平时的思考,在工作日我就是写一些我们公司实际碰到的工作案例,也会写一些工作上的技巧和做好工作的工具方法。欢迎关注我,助你从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开始赢得人生。

图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