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两个文章,第一篇是心理学文章。讲述一个女人在剖腹产前丈夫和主治医师发生争执,剖腹产后有感觉被各种忽视和冷落,以及自尊被伤害,童年记忆被唤醒,母亲权利被婆婆剥夺,看到这篇文章后感慨良多。写之前先来澄清,我不是愤青。
可以说这个世界用什么来表达爱意最贴切,那就是为他生个孩子,你和孩子身体里同时流着伴侣的血液和基因,你们成为了真真血脉相连的亲人,一家人。但你的疼痛没有人能代替,孩子的降临对其他人来讲是喜之悦之,但对于妈妈来讲,也许一切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美好,周围所有的人都以宝宝的感受为感受,以宝宝的情绪为情绪,大家很容易就忽略掉那个全身疼痛需要被关系和照顾的人,或许还会因为宝宝让她做很多不愿做的事。相信很多妈妈都经历过婆婆照顾的日子,真的就像文章中说的,婆婆似乎才是孩子的妈,而妈妈成了产奶机器别无他用,连和孩子好好的相处和交流的机会都没有。试问是应该强调主权把孩子抢过来还是迎合婆婆把孩子给她,所以我每次听见奶奶们炫耀自己的孙子如何和自己亲,如何和妈妈不亲,如何如何......试问让婆媳关系如何太平。丈夫在中国是一种很微妙的生物,一个能赚钱的丈夫就可以遮盖掉很多的不全面,忽略了妻子可以解释为为了赚钱没办法,家庭界限没划分好导致婆媳关系不睦,很多时候会反过来责怪女人不懂事,自己妈妈来照顾她她还来情绪。中国女人产后怎么能不抑郁,最关键是抑郁后还直接被盖个章贴个标签结束,你必须自己走出来。
再来说说另一个事件,35岁妈妈离婚第二天将4岁的儿子扔下楼,还准备将6岁的儿子也一并扔下楼后自杀。我感觉到了触目惊心的悲壮,是什么能够让一个女人失去理智,抱着我带来的我带走的心情决定痛快的结束这一切。很多人一上来就指责妈妈太狠心,太情绪化,但又有谁有权利让深爱孩子的妈妈和孩子分开,人生最伤痛之事莫过于生离死别。还记得之前一个朋友离婚没有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只能偷偷的在孩子幼儿园外面看她做操,晚上一遍遍的看孩子的视频,熬了一夜又一夜。忍受十月怀胎是女人,照顾付出是女人,最后处于劣势被生生撕扯开来的仍然是女人。在中国的婚姻中对女人太苛刻,难怪越来越多的女人望而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