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一直是一个追求更高工作效率的人,过去的十多年都在不停的思考和实践,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生活效率。曾经因为拖延症患了耽误了计划,导致在床上大哭一场。那一天自己计划6点早起,看书、锻炼、游玩,结果一直在床上拖延着直到6个小时后,愤恨的给了自己一巴掌,把自己打哭了才起床。
而讽刺的是,躺在床上的6个小时,为了缓解拖延带来的内疚感,自己居然间歇性的假装思考,人类拖延症的根源是什么,思考完累了就去玩手机,玩累了换了姿势再思考,再玩。我都为自己的机智点赞!
明明是说如何让自己变得高效,怎么又和拖延扯上关系了呢?
大多数人的工作方式,都还没有到拼效率的时候。
(出自:大多数人的努力的程度,都还没有到拼智商的时候。)
绝大数人的工作效率不高的第一原因,都是因为拖延,把拖延解决了,问题就解决80%。个人认为,解决掉拖延症,是每个期待提高工作效率之人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
拖延的坏处
拖延症患者,往往容易把事情都往后拖延着再去执行,简单的事情拖半天,复杂的事情拖半年。
不可否认,拖延也是有好处的,拖着拖着,很多事情确实就可以不用再干了。我们当下觉得很着急、很重要的事情,往往过几天再看就觉得不重要了,因此也就可以不用再干了。
例如:看刚上映的电影,陪来北京的朋友逛后海。
但是隐患也埋下了。很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也同样的被拖延了。
例如:坚持锻炼、每天学习英语、给爱人做一顿爱心早餐。
然后拖延带来的最大问题在于,让未完成的事情越积越多、让处境越来越被动、让情绪越来越糟糕。
我们经常见的一种情形是:一个人明明整天嘴上说忙东忙西,整天东跑西跑,但就是没见他做出什么实际的事情。如果是一起工作的同事,你或许还会发现他很少主动自信的说:做完了;他一定不是业绩最好的那个,但是往往是加班到最晚的那个。
临界点
最近的自己,就出现了事情越积越多、心理越来不安的状态。昨天的事情还没有处理完,今天的事情又新增了很多,明天还有更多的事情会出现。而绝大部分的事情,因为自己没有及时处理,工作量变得越来越多,后果也越来越糟糕。有时甚至主动去玩手机刷会视频,缓解累积的未完成工作带给我的焦虑。感性上自己是轻松了一会,但是饮鸩止渴,休息完情形只会越来与糟糕。
当今天的自己突然意识到,是由于任务越积越多,而导致了我最近的效率低下、情绪不安的时候,我真想狠狠的嘲笑自己一番:过去的三个月自己企图通过养成做事习惯来提高工作效率的方式是多么的愚蠢:从2019年1月开始,每个月给自己定一个习惯,每个月争取做到至少21天。逐步养成习惯。企图通过习惯的养成,让自己提升做事的自觉性和效率。
事实是:确实养成了这些习惯(包括早起和英语打卡),但是工作效率却并没有提升,否则也不会面临今天的困境,并写下这一篇文章。
当今天的自己突然意识到,是由于任务越积越多,而导致了我最近的效率低下、情绪不安的时候,我也突然的想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立刻去做,无论大事小事,当自己真的动起来的时候,很多原来认为复杂、繁琐的事情,也都变得小菜一碟,正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正是在这样的触动下,从下午三点开始,自己今天做事的效率急剧的提升,处理各种事情犹如关云长过三关斩六将,干脆利落,包括写下这篇文章。并且自己不再觉得容易困了。之前每当下午五六点就会觉得困,现在明白那是因为缺少压力和动力。缺少压力的理由是并非当下非做不可,可以先拖延着。缺少动力的理由是无法快速享受到完成事情的果实。
期待
对于今天的这个体会,又是一个“触电般的惊喜”。也就是告别拖延,提高工作效率的根本在于马上去做。期待这个触电般的惊喜,让今天成为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的日子。
上一次出现这种触电般的惊喜,就在不远的前几天。那时我写了另一一篇文章触电般的惊喜|如何写出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