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我们的儿童观是什么,依附于什么理论,形成了我们什么样的儿童观。这节课以一个情感的方式,教育咨询是对人的不只要有技术,也要有情感。作为一个教育咨询师不能以一个浓厚的情感,深厚的关怀以及怜悯,拿到学到的知识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你越帮人家越反感。带着慈悲和关怀,带着深厚的气。情感,能感受对方,可能我们的知识能散发出光辉来,真正击穿对方帮助对方,作为咨询师的我们让我们的情感复苏,能够让我们的情感成长,让我们的慈悲心成长。
这节课看一看正确的儿童观和儿童是颗种子,这样一个信念实际上建立在怎样一个思维之下。孩子是一颗种子。
孩子如果是一颗种子,种子的特质是:任何一个生命的开始,也是生命的结果,生命就是从种子到种子,这样的周而复始旋转的。孩子是一个种子的时候意味着孩子也是一个生命的结果,所以这颗种子不是生命的成熟,不是成熟到可以生下一个种子,而是生命开始的一个起始阶段,是一个成熟的生命为下一个生命预备的一个开始。种子也不是生命的结束,如果说它是生命的结果意味着已经老了,将要失去生命的状态,抛弃依附的物质身体,那是一个老年的生命。它是刚刚开始,只是隐藏了一个开始的计划。
就拿一颗小小的桃树来说,假如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桃树,只吃过桃子,没有见过桃子是怎么长在树上。有一天我想拥有很多桃子,人们说你种一颗桃树它会结出很多桃子,当你要种下一颗桃树的时候,你是不是先要找到桃树的种子,有人告诉你说你吃的那个又大又红桃子,在它的果肉中间包裹那个看上去像非常不起眼的木核里面白白的一小砣小肉,将来可以成长出一颗结桃子的桃树,种下这颗种子给它足够营养和水分,它就会发出小芽,如果小芽被照顾的很好,它将来能长成一颗桃树。这时候你下决心种一颗桃树,一天你把桃核埋在土里,保持土壤的水分,有一天它冒出两个小芽,再过段时间长出两片叶子,继续照顾它,又过了一段时间真的长成了一颗小桃树,你给它浇水施肥。经历了很久很久,它终于长成了一颗树。
如果你第一次见,这个小小的细细的树枝上长出了绿绿的小苞苞,可能还以为这就是桃子,你欣喜若狂,觉得自己终于见到桃子了,小小的绿苞将来慢慢长大就是你吃的那个好吃的桃子,心里充满希望和憧憬。结果你带着兴奋的心情带着期盼,继续给它浇水施肥,看到树枝上的小芽看上去不怎么像是桃子,因为它是绿绿的,像是一个树叶的包芽,不像是桃子,这时候你没有转身离去,没有因为它没有达到你的理想没有达到你的愿望,你又付出了这么多努力,你对它非常生气,非常不满决定放弃它,转身离去。如果你没有这样做,你就看到枝头上渐渐绽放美丽的花朵,这真是苍天送给我们最美丽的东西,每当树枝上开满鲜花的时候 所有的人都按耐不住内心的喜悦,带着笑容走近花朵,试图把自己和花放在一起。这时候你觉得这课桃树没有辜负你,虽然没有得到桃子,但是得到了美丽的花朵,让我的内心愉快,跟吃桃子一样。你觉得这颗桃树没有辜负你,它的花朵是这样芬芳,世界变得如此璀璨。
可是过了一段时间树上那些美丽的花瓣一个个飘落下来掉在地上,变干变成了泥土,这时候树枝上顶着一个,既不好看也不美丽,苦涩的一个小东西,此刻你又跌入失望中。
你觉得这颗桃树辜负了你,你要的是大大圆圆红红的飘着香味的桃子,咬一口下去水分很多甜甜的滋养你的味觉,可是此刻树枝上却长着一个绿绿的毛毛的既不好看也不能吃小东西,你会不会由此感觉到生气愤怒,我为你付出了多少,原来你连那个花朵都不能留给我,变成这个样子,这不是我想要的,我凭什么还有继续照顾你,给你浇水施肥拔草。这时候你如果转身离去,小小桃子在你的背后,如果他是你的孩子,他以怎样的目光注视着你离开的背影,他的心是什么样的,内心流的是血还是眼泪,未来在他的成长中,长大以后此刻你离去的背影是不是永远留在他的记忆中,成为他对这个世界的失望,成为他对别人的不信任。假如你没有离开,就不信了坚持下去,继续等待,继续浇水施肥,去学习去懂得这颗桃树,如何被照顾如何成长他的需求是什么,并且我要赞赏他,去爱他,每天对他说很多赞赏的语音,我要看看到最后小桃子会怎么样。你这样做了,这个决心可能都把自己感动了,让自己对自己特别自豪,又是好长时间的辛劳,天也许很热,你的汗水掉在它根部的土里,这时候我们看到他还是很小不好看不好吃,这时候你内心升起了忧伤和抱怨,你想不通我到底是为什么,为这样一个既不好看也不好吃又不是我想要的东西付出日日夜夜的辛苦。别人也许在嘲笑你,是不是疯了傻啦,干吗为这个东西付出那么多的努力,这时候你的立场还坚定吗?你的心还能那么安定吗?你还能坚定的照顾它等待他的成长呢?会不会想施上化肥或者药可以使他一夜之间直接长大,变红变好吃,你会不会这样试,当试过之后结果是什么,会不会彻底失望。如果你没有着急没有抱怨他成长缓慢,成长过程中每一个时期都不是你想要的,你继续给它浇水施肥,去帮助他赶走使他无法成长的障碍,不知多少日夜等待了多久,有一天这个小小毛毛的东西长大了圆圆的鼓鼓的,有点像你曾经吃过的桃子,没有人在这个时候放弃它,我们真的看到了希望,经历了长久的等待长久的努力。那对人对孩子是什么样的,一颗树得到一个桃子尚需如此,何况是孩子呢种草你需要等待十天,种树需要等十年,种一个人的灵魂需要百年,我们是不是等不了我们的孩子经历十八年物质身体成熟经历二十一年精神成熟,我们想让他在三岁时候成熟,五岁时候出现一个成人所具有的特质,想让他在七岁时成为一个连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那有艰苦奋斗,为了自己的前途拼搏努力的人,如果他没有达到我们会会委屈会不会伤心失望,会不会我们的人没有离开,心已经转头走了,而孩子能看到你的心的背影,他的心在流泪流血的时候你是看不到的。这就是人类,将来在我们的面前,会出现很多家长给他们抹药施肥,家长给他们喷毒药,家长不断朝他们怒骂怒视的孩子们。我们将如何帮助他们,如果我们的内心没有成长起慈悲,我们可能会和家长一起恨他们,因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时间和心血,结果他没有改变开始恨他,觉得谁都帮不了,恨家长把他养成这样,你来找我当初是干什么吃的。作为咨询师你没有转头离开,如果作为家长没有离开,继续一如既往更加努力的让自己更加有耐心等待他们,宽容他们,正确帮助他们。
过了一段时间我们看到,一个桃子上面的绒毛开始褪去,又过了一段时间他上面开始有红晕,再过一段时间在阳光的照射下,他变得晶莹剔透,看上去好吃极了。最后有一天变得那么好看好吃,你露出欣慰的笑容,他比起那个花朵更加对你有意义,不但好看,还好吃。这就是我们耐心等待,辛勤付出的结果,得到一颗丰满的果实,果实长满枝头的时候没有人还后悔自己付出的努力。
反过来桃子是桃树妈妈的孩子,作为桃子的妈妈桃树为他的孩子预备了什么,如果作为一颗桃树都能付出一份爱,我们作为人类我们能够控制我们的行为,利用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能力我们的知识,为我们的孩子赋予某种对他最有利的条件的话,我们难道不能付出时间给到孩子吗?画面中的桃子,种子周围包裹厚厚的果肉,种子的核心就是计划基因外面还包裹着木核,难道都是为了我们人类吗?桃树给它的孩子长上厚厚的果肉是为了服务于我们人类吗?不是,当桃子成熟了掉在地上,桃子的孩子这颗种子暂时还没有能力从土里吸收足够的水分和养分,让它长成一颗桃树呢?桃子核周围的果肉会不会掉在泥土里变成有营养的肥料,这个小小的桃核裂开小芽冒出来,弱弱的跟扎到泥土里的时候正好吸收果肉腐烂以后形成的营养,是小桃树有足够的营养长成大一点的桃树,另外桃树妈妈结了那么多桃子,这些桃子都落下来能长出几颗桃树,那么是不是有人类或其他动物来使用它,带到四面八方吃完以后,把桃核扔着泥土里,有可能发芽,这是一份爱,不知道树有没有人的情感和思想,但是我们看到树确实给带它的种子这样的爱,一颗大树尚且可以这样,我们人类有如何不能把我们的爱完全付出给我们的孩子,等待他的成长。
这颗种子妈妈给它包上厚厚的木核,如果没有水没有土壤,这颗种子放在窗台上放多久都不会裂开,除非他它再也没有发芽的可能性了,可能会裂开。
小小的芽,那么嫩那么弱,我们一个大拇指就能要了它的命,它如何长成桃树结桃子,是不是需要我们保护,和运气。长在野地需要运气,长在地里需要我们保护,像我们的孩子。长成细细的小桃树,我们一脚就可以要了它的命,还是需要保护它,我们耐心等待可以变成桃树林,再有耐心施肥浇水某个春天变成花海,再有耐心变成一片果实。
一个女人成熟了,一天她结婚了,肚子里有个小宝宝九个月后出生了,他们来到这个世界,开始按照大自然给他们的规律成长,而他们的爸爸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他爱他,他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小宝宝将来成为一个理想的成人,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日日夜夜,一把屎一把尿,去照顾他养育他,到了三个月,中间宝宝有了不好的习惯,晚上不睡我们抱着他哄他逗他玩,到了白天我们工作做家务他呼呼大睡,我们痛不欲生,如果他病了我们日夜照顾,从没有这样劳累过,我们都无怨无悔。
一家人的心都在她身上,全家人忙的不得了,三个月翻身,六个月会坐,九个月从蠕行动物变成爬行动物,整整养了一年,才可以扶着东西站立起来,迈着笨拙的脚步,为他迈出笨拙的一步自豪摇头晃脑,这时候我们也欣喜若狂。这个过程孩子从水生动物到蠕行动物到爬行动物到直立行走,慢慢到使用工具,慢慢学会使用符号。儿童复演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全过程,当孩子迈开笨拙的一步,成人开心到不能控制见谁和谁说。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对我们的孩子不满意了?他们把事情做的那么好我们仍然不满意,从什么时候?如果我们一直用赞扬的态度对待孩子,我们的孩子还会自卑,因为不自信不能克服自己学习上的成长中的困难。到了三岁,他们就像刚刚有点红色的小毛桃。到了五岁,他们似乎身体里的精神的灵魂已经具有了,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内在精神那样的光辉灿烂美丽,就像那颗桃树,不同的生命时期,都给世界不同的色彩,世界因为这些植物在不同的时期,绽放不同的状态而美丽丰富,人类也一样不同的时期绽放不同的状态,使得生活丰富多彩。
到了八岁门牙退掉,露出大大的兔牙自信的笑着,而这时候很招人厌,到十三岁青青期,开始抗拒我们,开始挑我们的毛病,开始批判我们,他们像一颗细细长长的小树苗,还没有预备开会,到了十六岁像绿绿的桃子还没输,基本接近成年的样子。到了十八岁,离开我们去预备他们自己创造未来的生活,去预备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就像那个桃子就要离开桃树妈妈,到了二十一岁时离开学校,准备进入人生职业生涯,会遇到爱人,会结婚生子,到了九个月孩子又出生了。生命就是如此轮回的,而我们的基因,我们的爱好,相貌我们皮肤颜色都是透有这样的轮回代代相传,使得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永不消逝,永远活在这个世界上。透有一颗桃树来比拟一个孩子,透有一个妈妈怀孕到有了孩子,到孩子再怀孕,再生宝宝,这样一个生命过程,我们是不是对大自然更敬畏了。我们还敢随便认为一个小宝宝就是小猫小狗随便拿他玩耍吗?拿他开玩笑,把他当成一个上帝培养成一个不能理解别人的人,随便把他当成一张白纸,然后有我们自己胡乱设计,我们随便把他当成一个空罐子,往里面装我们也不喜欢的知识和技能,我们敢这样做吗?我们敢于把这个人带到这个世界上,我们要养育他们了,要去把他们培养成一个世界的人类的一份子,我们却不懂到他们,不懂得他们的发展规律,就像不懂得水稻要种在水里,我们要去种一颗植物了却不懂得,种一颗多肉我们每天给它浇水,种一颗水仙不给它水让它干着,连这样的一颗植物,我们都必须透有学习透有懂得它了解它按照它的需要去照顾它,它才能存活,何况是一个人,据说人类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生命,而教育的复杂度超过了航天工程,所以并不是说把我们学到的知识,直接倒给孩子就是教育,那是教书不是育人,所以今天我们在这个地方,来了解到底什么是孩子,孩子的真正发展规律是什么样,每个阶段呈现出来的正常状态是什么样的,我们人类对他们的误解是什么,我们才能够很好的帮助他们,我们作为教育咨询师未来我们才能够诊断出那个在痛苦挣扎中的孩子,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得了病,他的妈妈在他生病的时候是不是给他吃错了药,是不是照顾他的方式出现问题了,使他的病更加严重,由于我们的帮助把孩子从痛苦中解脱,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事业美好的事业。
刚才大李老师带我们的心灵之旅,内心受到震撼。当我们看到一颗桃子,从开始落入泥土,我们期盼着长成一颗桃子,如果我们不懂每一个桃子的成长阶段,对我们来说可能都是一份失望一份生气一份抱怨,我们甚至想不通这是为什么,于是我们会转身离开,当我们不在付出的时候,桃子可能真的不会长大结出桃子,我们也终于证明了我们是对的,这个对对我们来说对桃子来说有什么意义?如果我们懂得桃子的发展规律,我们看到桃子在生长过程中都是充满欣喜的,我们都是充满感到,我们是充满接纳的,不断的去赞赏桃树心存感恩,我们会觉得这就是大自然的馈赠,让后我们也会觉得这个小小的种子里蕴涵了生命的力量是那么令人敬畏,同时我们也通过帮助桃子,成长自己的信心。如果我们真的有这样的敬畏之心,那么对于孩子我们是否也是这样的,当一个小生命来到这个世界是那么欣喜,那么幸福,孩子小时候每每有一个进步我们都觉得赞叹不已,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孩子充满了失望抱怨愤怒,这一切是什么造成的,这一切又会造成什么,孩子的人格会不会受到损伤,很多时候问自己这个孩子已经深陷泥潭中,已经陷入黑暗中,等待我们的理解,等待我们的帮助,他在对我们说帮帮我吧,我们在帮别人的时候如果我们不懂得孩子的发展规律,不懂得孩子,当一些问题出现时我们不能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这时候我们会不会像大李说的那样,我们会转身离开,指责孩子,我们也有可能把自己放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觉得我是专业的,那这些家长你们为什么不好好学习,这时候我们要觉察我们的心,我们的那颗心是否还在,能不能从发自内心深处的去帮助这个孩子这个家庭,我们要怎么做?我们的儿童观是建立在怎样的思维之上的,上节课我们看到五位大师的理论,那么在这里需要确立儿童是一颗种子这样的儿童观,教育是人类升沉的枢纽,我们在桃子成长过程中,在人类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生命的轮回,人类的繁衍,难的是我们作为教育咨询师我们所要传递的这个教育,是帮助人类去提升的,我们是要提升人类的品质的,要把人的人格往上走的,所以我们要持专业之术,带着浓厚的感情要有仁爱之心,守住这颗心,踏实学习,真正利益到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