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中小学美丽校园”:古林镇中心小学
古林镇中心小学坐落于著名的“中国草席之乡”古林镇,草席上的“经纬”格局被融入到学校文化中。“我们提出以‘启智修德’为经,‘怡情尚雅’为纬,‘经课程’为共同性课程,‘纬’课程为拓展性课程。” 林群说,学校通过营造典雅的环境、打造博雅的课堂、追求温雅德育,造就雅行的学校,共筑雅美的学校,实现了‘小学校 大雅堂’的美丽愿景。
建设优质学校 达成“宁波共识”
两天会议,500多位全国校长最终达成“宁波共识”。“共识”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爱与善,好教育因爱而生,循善而行,为成长而来。好教育贵在成全,好的学校教育就是成全每一个智慧的生命。教育发展之本,是师生;学校改革起点也是师生。远离了师生这个核心群体,优质学校的建设将成为空中楼阁。
什么是优质学校,“共识”解释,优质学校首先是一种优质文化,是基于先进的理念,拥有高质量的教育水平,并能持续而有效改进的现代学校。同时,优质学校也是明校,这样的学校有明晰的目标、做明白的教育、成明日的大师;这样的学校有人性的发展文化,有面向未来发展的定力,有为孩子明天负责的担当。优质学校还需要一批有相同精神尺码的人,在共同价值观的引领下,自觉发展。优质学校必然有高品质的课程支撑,优质教育必然有高价值的课堂落实,优质生命必然有高品位的人生追求。
共识提出,新时代建设优质学校,要让课程建设“从物化生活走向心灵生活”,既要育人才,更要出人品,成人格。建设优质学校,就是要省下让孩子拿最后一分的时间,还孩子美妙而丰富的校园生活,就是要带领教师重建内心诗意而隽永的景观。学校发展需要科学评测,学校改革需要人文关怀。当科学与人文完美结合,教育就能找到规律,在转方式、调结构、增活力上出成效。新时代的优质学校,需要在真善美的人性坚守中,在家国天下的优秀文化的传承中,重建以人为本的信仰,做最懂孩子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