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这是一个大一学生的文章,一年的大学生活让她学会了思考,在此与大家分享,仅希望能给已经在大学学习和即将进入大学学习的人更多的启迪和帮助。
今天我听了一节关于时间管理的课,感触颇深。
其实当我们离开被人管理的高中生活进入大学时,我们的内心就已经茫然了。
进入大学,一天24小时,我们有9小时睡觉,1小时吃饭,14小时干自己的事。很多同学说自己时间不够,一天都在上课、写作业、泡图书馆,参加各类社团,很忙!但是却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这是为什么呢?根本原因就是我们不会管理时间。
早上的时间是最宝贵的,可我们很少有人利用这个时间,现在的大学生喜欢睡懒觉。早上有课的基本上紧赶着上课时间起床,能在床上多睡一分钟是一分钟,没有几个人会按时吃早饭提前到教室预习的;早上没有课的一觉醒来都已经是12点了,早上的时间就这样荒废了。所以早起是现在我们必须养成的好习惯,如果不能好好利用早上的时间,那么我们的一天就算是荒废了。
我们都是95后,家庭条件相对宽裕、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少受苦受累,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从出生到现在基本上都是父母、老师安排好规定好一切,自己思考少,主动去做事的效率低。
我们对今后从事什么工作很盲目,不知道自己的目标,大学毕业后我们是读研还是工作?读研的话,去哪所学校读?读什么专业?工作的话,去哪个公司或企业?我们都无从所知,也很少有人去思考,整天忙于玩乐,不知道学习书本之外的知识,不知道提前去找适应社会,去实习,不知道为自己的将来做规划。也许有人会说,现在才大一,不用考虑这么多事情。但是我们马上就大二了,很快就大三、大四了。时间过得很快,如果我们现在还是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那么我们大学四年就真正地白上了。
大学是我们从学院到社会的过渡区,在大学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培养学习能力,阅读能力,社交能力,辨析能力等。我们成长在互联网的时代,大家都习惯通过虚拟网络进行交流,导致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交流能力差。
我们好高骛远,总觉得自己很厉害,所有人都要围着自己转。这个世界不需要很多主角,但需要很多配角,我们很多人都是配角,如同许多行星围着一个恒星转,我们不是恒星,而是行星。我们缺少对自己的正确认知,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能干什么。
培养好习惯,我高中老师说过,21天养成好习惯。早起算是一个好习惯,读书也是。
读书,有人读网络小说,有人读名著,有人读有关专业的书。我们有些人读书只是走过程,看热闹,并没有从中学习到什么,这是在做无用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哪怕是认识了新字,这都算是我们从书中学习到的知识。现在很多人读书就像是完成任务,只说自己读了几本书,没有人说我学习到了什么。以前我的母亲要求我读完书后要学读书笔记,我从来不做,总是嫌麻烦。这是一个好习惯,学会思考的好习惯。
今天吃完晚饭,我去操场跑步。跑了一会儿,发现跑步的都是大妈大爷。男生在篮球场上活跃。那么,女生在哪里?我记得我有一次在宿舍里说要去跑步,舍友问我,你不累吗?学习了一下午,晚上还要跑步,不累吗?
我不知道怎么回答,等我跑完回来,发现她在追剧。
我一直在想,高中时我们的生活是被安排好的,大学却不是。我们可以选择学与不学,时间完全是自己支配的。上完课,我们可以继续学习,可以休息。有人喜欢懒散的生活,有人喜欢有规律的生活,只要规划好时间,每个人的大学生活都是精彩的。大学不只有图书馆、寝室、操场,我们还有更广阔的天地。
四年后,我们无论是读研、出国还是就业,我们都要学会在社会上立足。我们需要知识、阅历,大学里有很多学习更多知识和技能的机遇,所以我们要利用好在大学的时间,在大学四年里让我们更充实、更强大,好好把握当下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