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之因
又是一个阴雨天,不出门,就将儿子的新课标必读书《鲁滨逊漂流记》拿来读了读。
从前也看过这本书,具体情节忘记了。现在看的是删减本,连题目都和原来的不同,内容应该也少了不少,半天就看完了。
读完总结了一些线索,觉得有点意思,也有些自己的想法,于是就写了下来。
二,四次出海
第一次在英国境内。鲁滨逊从家乡约克到赫尔市玩,遇到一位朋友,就跟随朋友坐朋友父亲的船去伦敦。半途遇上风暴,获救至雅茅斯。
约克York:原北英格兰首府,名胜有约克大教堂,以约克大学和巧克力工业而著名。(纽约New York的来源,维京人的历史)
赫尔:赫尔河畔金斯顿。英国英格兰东部港口城市。位于亨伯河口北岸,东距北海约35千米。鲁滨逊首航地点。
雅茅斯:应该是现在的大雅茅斯,诺福克行政郡港口小镇。查尔斯·狄更斯的经典小说《大卫·科波菲尔》的人物和故事就取材于此镇。
书上写道:“船一出恒比尔河就遇到风暴……第六天到达雅茅斯锚地,遇到更大的风暴……步行到雅茅斯”,因为他们去伦敦,所以其他地的雅茅斯姑且忽略吧,地图只为加深印象而已。
第二次指往返伦敦和几内亚经商。鲁滨逊因为面子和冒险思想在第一次出航失败后,仍然去了伦敦。
他认识了一位船长,跟随他去非洲经商,在途中学习了许多航海知识和水手基本常识,赚了一些财富。他的主要航海范围是伦敦到非洲西海岸(摩尔人)。
第三次航海被俘成奴隶。船长去世后,他想再次去几内亚做一笔生意。在去加那利群岛的途中,遭到萨累的土耳其海盗的袭击,抵抗失败后成俘虏。
萨累:属于摩络哥,曾以“海盗之城”著称,还开办了海盗学校,教学员学习武艺、剑术、划船和 袭击商船的战术。
摩洛哥四大皇城:拉巴特、非斯、马拉喀什、梅克内斯
拉巴特-萨累大区包括拉巴特、萨累和德马拉-斯基拉特三省。拉巴特由两个紧连的姐妹城组成,即拉巴特新城和萨勒(累)旧城。
第四次是准备从巴西到几内亚抢黑奴。鲁滨逊成为海盗奴隶后,经过两年的等待,成功逃出海盗城,被葡萄牙船只搭救,然后随船到达巴西。
在巴西他当上农场主,种植了烟草和甘庶,获得成功。可是冒险精神和利益驱使他又一次出海了。这一天是1659年9月30日。
在遭遇风浪袭击后,他们到达巴西北部或圭亚那海岸,在准备驶向加勒比群岛求救时,在巴尔巴多群岛附近遇难。
他们的目的是过了赤道往非洲方向航行,却被风浪吹向了绿色线之地。
三,三处领地
鲁滨逊遇险后漂流到绝望岛,他从沉船上找到了食物和工具,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这期间他建造了三个基地。
第一个在距离海岸很近的小山坡旁,他先搭好帐篷住处,然后挖山洞,建造了一个他称为“城堡”的住处。
期间经历了暴雨、地震、生病、捕猎、种植等等事件,他从反思到造好住处,准备安心生活已过去了十多个月。
第二个住处他称为乡间别墅。1660年7月15日鲁滨逊开始第一次巡查小岛,他先沿河向上走了两英里,然后到达一山谷,发现许多的树木瓜果。
再沿山谷向北走了四英里,后来到了一片开阔草地,有一湾小溪从山下流下。他在小溪尽头,造了一座乡下别墅。
第三处是山羊圈养地。鲁滨逊在岛在生活的第十一年,因弹药的短缺,他开始了养殖山羊。
鲁滨逊在他的乡下别墅旁,找了一块平坦草地,修了好几个篱笆围栏,当养羊场。最后他不仅拥有了许多的羊,还能做奶油和奶酪。
四,巡查小岛
第一次为巡查,建了乡村住宅。
第二次从乡间住宅的开阔地延伸到海岛另一头,捉了一只小鹦鹉。然后到海滩,看见龟鳖成群,飞鸟无数。他向东走了约十二英里(12*1.61公里),立了根大柱子。
下次可以从家里(乡下宅地)出发向反方向走,沿海岸往东,走半圆到立柱的地方。
第六年乘小船环岛航行,绕岬角后被回流带回岛上。“这儿离我上次徒步旅行所到过的地方不远……沿海岸西行,走了约三海里(3*1.852公里)……小湾约一英里宽……小船坞。”
因为野人,走遍全岛。走向岛的西部,在西南角看到恐惧愤怒的一幕。
五,宠物和仆人
宠物:猫,狗,鹦鹉,山羊。
仆人:星期五。因野人脚印而展开一系列防御措施,后来救下星期五。又救了星期五的父亲和一位西班牙人。
后来鲁滨逊又解救了一位英国船长,并帮助他制服叛变船员,抢回船只。最后他乘坐这英国大船回到故乡。
六,深刻印象
课本前的价值解读,已不能让我共鸣。如今读完此文后,印象深刻的是下面两点。
一是年轻人的叛逆不是家长能够完全阻挠的。我们只有理解孩子的叛逆,帮助他们完善想法,让他们在冒险之前做好必要的准备。
二是欧洲和美洲其实同根同源。契约和利益是他们的价值观。利益有时又会高于契约。所谓冒险家就是无赖和强盗。
比如书中的一些文字:委托人,保管人,誓言,忠诚,叛变,抢夺,制服,贩卖……都反应这一点。
再想一想现在美国第一人的无赖嘴脸,他正是资本主义商人。
七,胡思乱想
关于盐的问题:读到鲁滨逊刚到荒岛后,到搁浅的大船上收采食物、衣服、工具时,我就在想,怎么没写有盐?
作者肯定是个不懂做饭的人。我想。船上当然不可能没有盐。到了第八章“我的奴仆”一节,作者终于提到盐,让我舒心很多,就好像是我没有吃到盐一样。
还有关于删减的问题。减掉一部分文字,孩子少些负担也好。前言中讲“名著读什么”也讲的很不错:一个人物,一段经历,一个故事,一个哲理,一句名言,传递人生经验和智慧。
我们从前不允许看课外书,就偷着看。现在要求看,也许会成为负担。我在找图时看到《鲁滨逊漂流记》的一条考题,问鲁滨逊经过()天到达雅茅斯锚地的。
我连忙问孩子,他说:“我们语文老师讲,出这些时间题都不行。”我一听,松了口气。
八,关于作者
《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丹尼尔·笛福(1660年—1731年)。18世纪英国作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丰富小说的奠基人,被称为欧洲的“小说之父”,“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之父”“英国报纸之父"和“现代新闻业之父”等。
他原是中产阶级的一名商人,他支持殖民扩张,一生发展资本主义。他的根本主张是“给我们贸易就是给我们一切”,“贸易是世界繁荣的生命”。
他曾是工厂主,商贩,无信仰者,调解人,保守派,同志,间谍。他经过几次牢狱之灾,59岁破产后开始写小说,近70岁时为逃避债务,将资产转给大儿子,最终为大儿子背叛,无家可归,71岁逝于租房。
他的作品有:《鲁滨逊的沉思集》《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 》《杰克上校》等。此外他还写了若干部传记,如《聋哑卜人坎贝尔传》《彼得大帝纪》,几部国内外游记,如《新环球游记》《罗伯茨船长四次旅行记》《瘟疫年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