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读大二时,大学食堂被一家餐饮公司所承包,给学生的兼职工资是5块钱一小时且包吃,但因工作量大很多时候留不住人。我也是其中的一员,当初留下来是因为可以省下一笔生活费,所以每个肯去兼职的人,如果说光是抱着锻炼的心,我是绝对不相信的;因为光锻炼,你可以每天去操场,对身体还有好处,何必还来食堂,既然都是成年人,那就打开天窗说亮话。这篇文章,是上篇的续集,本来是不该有的,但今天早上发生的一件事让我不得不做一个澄清。
前天,我照例把文章推给K,他要将文章推到公众号上,可是他偏偏又将文章发到食堂兼职群里,来了个道德绑架。这样做的结果让学弟学妹们很难离开食堂去做工资更高更好的工作了。因为一旦有人走了,就会被其他人讨论:走是嫌贫爱富之人,之前有很多人留下来了,太没良心了,枉费经理对大家这么好。我不想把自己竖的太高,所有有了这篇文。
K是我在食堂认识的,食堂经理对他有很多帮助,当我把辞职信拿给K看时,他问我难道我就不能不辞职。我告诉他:留住我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源,总有一天我都要离开。经理帮了你很多忙,那是他给予你的情分,你不能强迫其他人来还你的情,我做的也仅是替自己还他对我好的情分。我虽然辞职但没有立刻走,我本身就在帮忙,这段时间食堂忙,我也忙,我在最大限度的每天中午去食堂做那一个小时,减轻由于新生来到学校给食堂的压力;相反K本身自己一周没有几节课,完全可以来食堂,但他有证书要考,很多时候想帮力不从心,开学了只来了两次,这也从一定程度说明了一些问题,大家都有无可奈何,不是吗?
2.
我告诉他:真正留住一个人且源源不断的愿意有新人为食堂做事,是要让在食堂兼职的学生有安全感有依靠。食堂旗下还有一些小店,他们虽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反而更好的保障了学生的权益,忙个40多分钟包饭加10元工资,学生为什么不去?恰恰我们待在大的庇护下,就光我一个人就要完成打饭、洗碗、收盘子等工作,而且每次满满当1个小时5元。甭管是食堂发工资还是学校发工资,他们完全可以更好保障学生的有利权益。当工资与个人劳动不对等时会发生什么?我想不用我说,各位读者自己心中也清楚。
《我的前半生》中贺函说:“我不管什么大公司,小公司,给我钱多的就是好公司。”我留在食堂而且放弃了一些东西,为了感恩。不管这个食堂是否是经理自己承包的,我都留了下来;我可以这样,别人能这样吗?现在我可以这样,未来呢?当我三十多岁了,我不可能不再会为了钱了,因为说不准哪一天我就会需要到一大笔钱,当我拿不出的时候,会悔恨自己多么的无用,就算我的人缘好,我需要舍下脸皮去借,可偏偏我太傲了,那时我该多难受?我不可能一辈子不要钱。
K跟我说,大学还是不要太看重钱。他说如果省钱,一个月10元话费,他可以不用交网费,吃饭回家,坐公交1.4元。我当然相信他的节省能力,可我不想省钱,因为创造不了任何价值,我可以一时这样,一辈子我是不甘心的,唯有跳出来,自己去挣。行,你可以不势利,如果食堂连工资和工作餐都不包,免费打工,你愿意吗?这样也是锻炼啊?你当然不愿意。
如果光包饭,K愿意,难道说K就不势利?五十步笑百步的道理大家都懂,如果你交往的人及所做的事都是有其意义的,有一定目的的,也就是说大家会靠近对自己有利的人或事。举个例子,你交往一个朋友,可能他身上有你没有的,你极其欣赏,所以想靠近他并希望自己也可以拥有这样的气质,这是来自内心深处潜在的目的;再或者你喜欢一档节目,因为它满足了你对文化的渴求,你希望自己也有相同的智慧所以你爱看。回到前面,我呆在食堂,我为了还情,我不是同样有目的同样“不单纯”吗?
3.
当初三儿离开食堂,去了待遇更好的地方。很多人很不赞成她。大多数人的思想是,她背叛了食堂,背叛了经理,是可耻的。我们中国人重孝重情重义,那是传统文化给予我们的。我读王小波的书,感觉很新鲜,觉得很有趣,原因是在很多人都在赞同中国儒家思想,重视孔子和孟子,王小波反其道而行之,称儒家思想并不能代表中国的传统文化。
王小波说:“孔孟程朱变出这套东西完全是因为他们在社会的上层生活。假如从整个人类来考虑问题,早就会发现,趋利避害,直截了当的解决实际问题最重要—说实话中国人在这方面已经不像样了,这不是什么哲学的思辨,而是我的生活经验。”
“如果说,孔孟程朱就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主要部分,那么我就要说,这点东西太少了,拢共就是些人际关系里那么一点事,再加上后来的阴阳五行。这么多读书人研究了两千多年,实在太过分。真正的学问不在字句上,而在于思想”……
罗振宇在《逻辑思维》中讲过一个观点,称石油是不会枯竭的。假设地球上的石油是一个恒定的量。那么请问人类世界最后一桶石油会在哪里?没有人会把它用掉,因为它已经太贵了。最后一桶它会在哪里?可能在美国国会图书馆或者某个博物馆珍藏起来了。那期节目出来后,我看到觉得非常有趣观点很新颖,却遭到了很多网友的反对之声,并称其为歪理邪说。
其实不论我举出罗振宇还是王小波的例子,其原因是当别人一些新颖的观点与你本身价值观相悖时,你本人会产生反抗,你会反感接着反击。三儿离开食堂只不过做了一件同王小波和罗振宇一样的事,他们在改革在创新,而且我也觉得没毛病。子贡当年在外国救下鲁国人,没收报酬,孔子告诉他:“你如果收下国家给你的补偿,这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价值,可是你不肯拿回你付出的钱,那么以后再有人看见本国的通报沦落为奴隶,有别人救了人收了钱,会被别人说不道德,但是不向国家收取补偿的话,自己的经济状况又不允许,长此以往就没人肯救人了。”
4.
同样道理,大家既然来到食堂肯定是想为家人减轻负担了。我们传统文化重情,它的另外一种延伸是跑关系,这是很多没背景的年轻人特别讨厌的。这是负面的,很多时候它滋生了大量贪腐案件。我们可以重情,一家公司可以吗?一种体制容得情义吗?长此以往,这不是一个好势头。在我看来,最好的上层与下属的关系不是用人情来铺设的,虽然我必须承认很多时候人情很管用,但一个员工能够劳有所得,他做的事与工资对等,这是最好的合作契约。正是很多公司没有给予员工优质的待遇,促使他们离开体制,用“U盘式”工作方式,让社会定义他的价值。
三儿在这件事上,没有做错。她在做很多人没有勇气抹不开面子的事情,她活的更自在、更自我而已,是我们这群狭隘的人站在自己角度看问题罢了。在这我不想提及为何公司或者学校不能更好保障我们这群人的权益,因为没有意义,我手下的文字从来就没有改变过事情的结果,我当然相信这次也不会。总之他们需要创新,需要自己改变。我很喜欢深圳,主要原因是“变”,那是一座改革之城,它让我觉得这座城市是活的。
我在同K最后的交谈中说到,一个人心甘情愿的待在一个地方,可能因为这里让他觉得有价值而且他的劳动所得让他觉得与自己创造的价值对等,再加上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好环境,人又怎么不舍得留下?为人情铺成的工作,大多时候是个牵绊,因为做事方突发事件,这份人情随之崩塌,受情人内心也会产生抱歉。我还是比较欣赏上下级关系简单,不涉及太多琐事,毕竟这样的关系更加舒适,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