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读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第三章。作者用了很多篇幅论述了“独处”与“共处”的必要性,讲述了自己在教学中是如何操作的。
关于这个话题,作者是在“教与学的悖论”里阐述的。作者用六个问题讲述了自己如何落实“悖论与教学设计”。第五个话题是“这个空间应该既支持个人的独处,又让独处者可以充分利用团体的资源。”
为什么要“既有独处,又有共处”?书中说,“学习需要独处--要想学生学有所得,就要给学生时间去独自思考和吸收学习内容,更要尊重而不侵犯学生那内在的自我。学习同样需要共处--通过与他人之间的对话交流,我们的无知得以知晓,我们的看法得以验证我们的偏见,得以质疑我们的知识得以扩展,在你来我往的对话交流中,我们不会一人孤零零的冥思苦想。”
这多么像高效课堂理念下的课堂实践!(尽管高效课堂因各种原因被贬低、驳斥,但我经历了从“有效教学”到“高效课堂”五年的实践,无论名称怎么变化,理念和策略的变化我看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变化。)
提出问题--独学思考--组内交流--班级探究--总结评价,这样的学习流程与洋思中学、东庐中学等做法大同小异(个人反思:人们反对的不是“启发、探究、谈论”式学习方法,而是反对过分夸大、非左即右的激进言辞。让学术具有学术的专业、味道、节奏,才是正道),这些方法与传统课堂教师以讲为主相比,大大留空给学生自学,组织方法与学习效果差异甚大。最明显的感觉有两个:一是听得昏昏欲睡的人有事干,不瞌睡了(不要一下子追求学习质量,老师讲授的时候他的学习也质量不高),能做到全员参与学习;二是产生思维流量了--不管正确与否,有自己的想法,敢于表达了。当然,自主表达带来的正向影响力让学生语言表达、自信展示、思维能力、合作意识等均有很大提高。
帕尔默的“独处”就是给学生时间,让他亲历学习过程,独立学习,自主思考,任何人只要有静下来的时间、慢下来的心理就会真正走进学习,从而有所收获。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学习方法不同,收获也有不同。
我记得一位数学教研员来我校上课,学生从《倒数》的导课开始,连环追问,你问我答,把倒数的特点、关系、计算规律等全部涉及,层层深入学习内容的本质。教师看到这一现象,没有很好利用“学生借助已知--探索未知--讨论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学习这一资源,让孩子们“停下来,我们还没讲到哪儿”。教师此语一出,全班安静,就像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突然紧急刹车,有割裂、有茫然、有失望,一下子冲击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打破了学习的节奏,学生“蔫了下来”。后半节课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兴趣缺缺。
那么,学生自主学习会不会出现“假学习”?也就是我们平时说学生“装模作样、心不在焉”?我个人的做法是,如果是新学生,一般都会学习;如果是老学生,我们会用有色眼镜看他,他也会看我们的“强度”和“弹性”。个人观点是不与学生较真、较劲,教给学生方法,提出明确要求,一定要设计自主汇报、交流分享的环节,让“学有所获者展示风采”,让“学习困难者观摩学习”。假以时日,学生发现无论学习所得知识多少、能力高下,都会在安全的环境下得以展示,不惧怕氛围,不缺少方法,就一定会掌握自学方法,积极参与学习中来。“假学习”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作者也讲到了,自己在一次课堂上的做法。他看到学生沉默不语,他认为学习没有在进行,于是打破了沉默。然而,他意识到--我也有同感---“当我打破沉默的那一刻,我排除了所有真实学习的机会,如果学生觉得我总会以弹出我的想法来打破沉默,那他们何必在沉默中琢磨自己的想法呢?”
独处就是让学生在沉默中“琢磨自己的想法”。我理解帕尔默的“独处”与“共处”与我们当时的“独学”与“群学”叫法不一却同形同质。学习金字塔理论,对学习效果与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研究,应该成为我们研究、实践的有力借鉴。
听过台湾李玉贵老师的语文课,轻声细语,娓娓道来,不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师生相互启迪、生发。她在一篇文章中说,“我在大陆上课很紧张,因为这里见不得冷场”。我深有同感。
很多时候,我们希望问题一抛出,就有学生回答,或者甲不会乙来答。看似流畅的课堂,少了“真正的思考,真正的学习”。李玉贵老师跟着佐藤学做了很久的研究,接受了“静悄悄的革命”的思想。
她讲了这样这样一个经历:
在日本我曾听过一节三年级的数学课:两位数乘以一位数。先出两道题:第一题是71×8,第二题是56×8,请用竖式把答案算出来。
日本老师一开始完全让学生自己去算,大部分学生都算错了,一个班大概只有六到八个人算对。
这是佐藤学老师一直强调的:课堂应该有三成的时间去挑战学习,即不教简单的内容,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去伸展跳跃。
课上到一半时,有个小女孩突然站起来说:我可不可以发言?
大家回答她:好,请讲。
她说:我用了平常的算法,可是算到中间就出问题。
同学问她:你出了什么问题?
她走到台上算给全班看,每算一步停下来跟全班核对一下:6×8是48对不对?
这时候老师不见了,其他同学自己会回应她:对!
你看,当老师没有强势地发挥主导作用时,学生可以充分互学,话题可以进行,彼此可以互相解难。老师越强大,学生就越不尽他学习的职责。(兵教兵,兵强兵,相互学习,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小女孩继续说:6×8=48,所以我在个位上写下8,但剩下的40,我不知道写在哪里?于是全班好多学生很开心地附和说:我也不会我也不会哎!
这就是让人安心的课堂,而我们的课堂呢?小孩花很多力气把不懂憋在心里,不懂装懂。其实,小孩的不懂一定要说出来,这样才会发现好多人跟他一样不懂,这样他就会很安心地去弄懂。
我特别感动的是,当小女孩说出“我不知道写在哪里?”时,老师和全班同学没有“我会,我来”的争抢,没有“谁会?上来演示”的比较,更可贵的是没有“你真笨”“这么简单都不会”的眼神,“全班好多学生很开心地附和说:我也不会我也不会哎!”是多么平和而又相亲相爱的场面!教育,首先要给心灵安全。让学生感受到尊重,不被歧视,不怕出错,对同学的不懂、不会有良好的接纳心理。“谁能解决这个问题”“谁可以做得更好”,激发了别的学生,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对个体差异的学生,心灵上造成的伤害,却永远无法用知识弥补回来。
一个良好的学习群体,应该是有“独处”的机会,有“共处”的融洽。任何科学技术可以改变课堂学习结构--解决学习资源的问题:让学生看到看不到的、听到听不到的,而学生学习的结果--认识、理解、掌握学习到认识到等行为都要在主体参与的情况下才能落实,也就是说没有学习个体强烈的学习愿望以及积极主动的参与、保证参与,就没有学习效果。
于学习如此,于人生同理。独处,让心灵安静,而《大学》“静能生慧”“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亦是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