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触点

在沟通过程中,我们可以巧妙地做些安排,来触动对方,从而说服对方。

我们先说第一个方法:施加适当的激励和限制,说服他人。

首先是激励。

人人都喜欢被赞美,这会触发人们在无意识中做出你的期望行为。你是不是认为任何奖励都会提高说服力呢?错!越来越多的研究驳斥了这一观点。这是因为不同的激励,能够引发两种动机。分别是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就是一个人内心乐意做的,外部动机就是他之所以采取行动,是为了获得相应的奖励。

在某个社会心理学实验中,我们会发现小奖励有时比大奖励更有效。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召集了一批学生让他们挨家挨户进行募捐。这批学生分为三组,一组学生可以获得募捐款的10%作为奖励,一组可以获得募捐款的1%,另外一组,没有任何奖励,只有口头表扬。你猜哪组学生募集到的善款最多。没想到,竟然是没有奖励的学生,他们筹集到了239美元。收到10%大奖励的学生,筹集到219元,而奖励1%的学生只募集到154美元。这个令人意外的结果,让研究者们得出了“要么付出大报酬,要么零报酬。”

为什么没有奖励的学生反而筹款最多,他们是什么动力催化的呢?答案就是当没有物质奖励时,人们会为之赋予道德意义,完成任务是为了获得道德满足。

所以,你要么给出大奖励激发对方的外部动机,要么不奖励激发对方的内在动机。尤其要注意,当你试图说服别人做出长期改变时,你必须激发他的内在动力,这样才能长久改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