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疯传的一句话是“得IP者得天下”,影视作品由当红网络小说改编成为一种新潮流,《盗墓笔记》、《花千骨》、《何以笙箫默》等等各种IP作品大行其道,收视率爆表。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但凡看过原著小说的同学大多会觉得影视作品毁了一部好的小说,反倒是那些 没有读过小说的同学觉得“嗯哼,感觉还不错哦”。
作为一名小说粉,老实说来,我也会觉得这些电视剧真心没有小说好看。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我想这是因为小说作品的阅读和影视作品的观看上面有着本质区别。区别是什么?
小说是通过文字来描写故事情节,当我们阅读一本小说时,我们通过文字才能获取到相应的人物外貌,场景的描述等信息。但是这些信息是没法完全通过文字获取的。例如,小说描写一个人的外貌可能是,“她如水莲般优雅,一双水灵的眼睛似乎总是写着干净,这世间怎么会有如何美丽而纯洁的人啊”你能读出啥?或许在你的感觉里面你就知道是个优雅的女神,其他的或许你真的读不出来了。
但凡阅读一本小说,我们能够看到的一定是一份抽象的信息,有了抽象的信息,我们便会在自己的脑子里面去重新构建人物、场景信息。如果是人,我们便会把她映射至我们熟悉的某个人身上,如上面提到的那段描写,我们可能就会将她与自己所认识的具备该特征的女神进行映射。当我们看到类似于一段幽静笔直的小路描述时,我们可能把它想象成校园里熟知的某条路。
因此当我们读一本小说时,实际上我们自己再创造了一部小说,故事的发展按照小说安排好的顺序来,而故事的人物场景确是经过了我们再构造的延生,所以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而当我们看影视作品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导演安排人物、场景、情节,我们是完完全全按照这个套路流水式的进行信息获取的,对于这些我们是来不及思考,也不需要思考。
没有看过小说的人,他们对于情节的见解自然是和导演保持一致的,毕竟他们的见解就是来源于导演,因此他们可能觉得影视作品拍的不错。
但是读过小说的我们,自然而然的对小说有了自己的见解,这个见解是和我们本身的经历和思维有关联的。而一旦导演对小说的见解与我们产生本质的差异的时候,我们就非常有可能觉得电视剧毁了一本小说。当然我是不想把话说的这么绝对的,毕竟有些牛逼的导演还是可以做到在关键节点上面与读者的见解基本吻合的。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但凡读过小说的人总会有某处觉得导演处理的不好。或者是觉得某个角色形象不符合,或者是觉得某个场景的基调不太合理。
影视作品这种快餐式的情节获取体验是具备很大的优势的,视觉上面的享受就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体验。我也是个影视爱好者,但是相比影视,我更加喜欢读一本小说。因为读完之后,那便是我自己的故事了,有了我自己的思维,也有属于我的特定见解。读一本书的意义不就是在思维上面得到扩展吗,读小说亦如此。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Just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