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只不过是打着热爱智慧、追求精神世界的旗号
合理化自己没有什么赚钱能力的事实
所以为什么文艺青年、艺术家与金钱为什么总是不能同时出现呢?
在电视看到,不知道谁说的“搞民谣的人,好像就一定要在街边背着个吉他弹唱,搞到自己像乞讨一样才行。”
为什么艺术和金钱或者精神和物质就是要对立起来呢?
有两个原因吧:
1.现实比较残酷,物质和金钱都不是轻易就能获得的,它反映的是一个人智慧、学习能力、执行力等等因素的综合考量。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而且很难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金钱。
2.智慧,容易给人造成容易获得的假象。一些大师名家穷其一生的成果写成了一本书,一天可能就读完,甚至几句话就能概括了。很多做完这些步骤之后,就好像在智慧上获得了极大的加成。但事实真的就像感觉那样的吗?
自我合理化,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可能是一个永远无法翻身的原因。
那为什么要热爱赚钱?
很多人不都是在宣扬,平淡才是真,钱够花就行了。
没有必要透支自己的健康去赚钱。
可能这些话,在某一程度上也是在合理化。
有钱的日子就是爽很多啊!!有钱就多很多自由啊!
为什么还要纠结要不要多赚钱?
那肯定是要多赚钱!!
最怕的是自己没有能力赚多多的钱
怎么才能多赚钱?
具体的方法五花八门,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但是我认为有一个原则是遵循:
自己能赚多少钱,关键在于自己能为这个世界贡献多少价值
那我们方法可能就是在于怎么提高自己对世界的贡献
这里可能就要很多方法了
1.巴菲特提到的护城河也叫做安全边际的概念,或者是<从0到1>书中提到,只有获得垄断的实力,自己才能安心做事情。
2.罗胖提到的两眼论
3.伟大的创见
当然还有很多小的具体的方法,例如
发现自己的兴趣、提升自己的自控力,时间管理
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学习一些认知科学,知道自己为什么总是犯错误、失败。
我希望自己能够写出一个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