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后就忘?试试呼吸阅读法,告别记忆,享受阅读

你是不是也有记忆力方面的困扰:一本书,看过就忘;脑子总是记不住;左耳进右耳出。

怎么办?如何让自己忘不掉?

一年阅读700多本书的作家、书评撰稿人印南敦史,在《快速阅读术》中就提出了这样的理念,“读书,不要记忆,要记录”。

他结合自己的阅读和写作经历,编纂了《快速阅读术》这本书,书中提到“呼吸阅读法”,帮助我们解决读后就忘的问题。

1

什么是呼吸阅读法?

呼吸作为生命体生存的一种本能,一呼一吸顷刻之间,与我们相伴相随,直到生命消逝。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呼吸一般不需刻意为之。

吸是阅读输入,呼即写作输出;一呼一吸,一张一弛。

呼吸阅读法的核心是拧紧“进水口”,避免阅读后信息过量的堆积,因为人脑这个容器的储存容量是有限的;“拧紧进水口”的同时,要打开“出水口”,也就是对阅读过后的信息进行加工后输出。

输入-思考-输出,形成一个闭环。

就好比一个良性的工厂物控系统:来料,分拣加工制造,客户发货。

如果来料堆积过多,势必造成库存大量堆积,变成呆滞物料;如果来料不及时,按期交付发货会面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然,没有加工制造能力,一切都是空谈。

简单地理解:工厂为了赚钱而来料,阅读为了写作而读书;

放弃大脑记忆的执念,阅读将会变得很轻松。

2

呼吸阅读法的4个步骤

那么,呼吸阅读真的完全不需要记忆吗?显然不是的,只是这种记忆摈弃了我们日常的“人脑记忆”,而改为脑外文字记忆。

具体怎么做呢?作者建议采用以下4个步骤来完成。

01、一行采集

一篇文章阅读到精彩之处时,随时摘录下来。但字数控制在10行以内,最好是用1行短小精悍的文字进行概括。

这种读书法,是很多作家和文人常用的。

总所周知,钱钟书先生也是一位阅读达人,他就热衷用“卡片阅读法”,每每读到佳处,就用卡片来写读书笔记;

还有田中泰延先生在《高分读书法》中提到的“便签读书法”,用一张便签进行摘录。

02、一行精华

针对第一步的诸多“采集”中,挑选出一眼就相中的“一行精华”。正如作者所言,“读书不是为了复制100%,而是邂逅其中1%的精华”。

因为个体的经历和感悟不同,“精华”因人而异。

对于阅读者而言,能打动自己,让自己有启发或感悟的句子就是这行“精华”。

03、一行评论

提炼出“一行精华”,,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撰写读后感和评论。这句话为什么触动我?给我带来什么启发?看到这句话我想到了什么?

用关键字、主旨句,简单记录当时的想法,或对句子进行评论。

正所谓“以微知著”,下次再翻阅这本书时,自然而然就会唤起阅读时的记忆。

04、自我评定读书足迹

碎片时间快速阅读的书,隔段时间要进行总结和复盘。作者建议以12本书为周期,根据自己的“采集”“精华”“评论”来回顾喜好。

比如:阅读最多的是哪种类型的?我还想读那些书?并挑选出自己心中的“最佳图书”。

对自我阅读足迹的评定,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

3

告别记忆,享受阅读

想比较“仓储式阅读”而言,呼吸阅读法最大的特点就是不以脑力记忆为目的,让阅读像呼吸一样,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不刻意,没有压力。

读过就忘不要紧,记录帮你来记忆。

还在犹豫什么?跟着《快速阅读术》一起,践行起来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