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过两年艺术班,里面都是一些行为艺术优于视觉艺术的学生。在我刚刚步入社会,开始我的老师生涯的时候,便碰上了这么一群竭尽全力寻找个性并想表现得与众不同的孩子,他们让我伤透了脑筋。我只教他们语文,上语文课时,他们是将艺术作为他们的主修科目的,所以对于我这项只能作为精神调剂品的科目,那些孩子是不屑于认真听的。之于他们的不认真,我也开始不认真地教了起来,教的课点到为止,生怕讲多了,他们便连仅有的一点皮毛也听不进去了。
那时的我,想像着他们对于艺术的热情,总以为他们的成就感在于拿着画板在上面涂沫着各种颜色。但上星期去文印室复印时,遇到了一个拿着两本大大画册的美术老师为新一届的行为艺术者们复印范本。我随手拿过来,翻了翻那本大大的素描课本,上面画着各种人物的速写,男的,女的,但无一不是目光呆滞,眼神哀怨,仿佛忍受着生活给他带来的莫大愁苦似的。我一张一张地看着这些黑白默片,虽然听不见他们心底的声音,但每一张图片都画着同样的神情,幽怨得近乎呆滞。于是不解地问美术老师,为什么这些图片里的人都这么哀伤呢?美术老师解释说,可能做人体模特就是这样一件令人不快的工作吧,你想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再开心哪能笑上这么长时间呢?真让他笑可能就比哭还难看了,还不如自然地坐着。
于是,这一张张图片上书写的尽是忍耐,那些艺术孩子们挥舞着墨笔时画出的黑白线条中也全是无奈,亦或只有当真正结束了这漫长的描绘时间,完整地看着自己的画作时,他们才会稍稍呈现出放松的笑容;也如苦坐在那儿的模特,只有在最开始也或是最结束时,才能真正会心地笑出来,当中便只有苦涩。这样快乐相对于苦难而言是多么的短暂,但又是多么得可贵。不过不管走到尽头的结果是什么,是杰作或是败笔,但只要结束了,无论是作画者还是被画者都能长吁一口气,然后随之而来才是快乐或苦痛,但那时快乐和苦痛便是双倍的了。
但好象我们穷尽一生也只为得到这最后的轻轻一笑,也就如这画在纸片上的,和在纸片上作画的这些被命运捉弄的人们。幽怨而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