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太湖之滨的天平山有“吴中第一山”、“江南胜境”之美誉!
向以“红枫、奇石、清泉”三绝著称,有万笏朝天、高义叠翠、万丈红霞、玉泉轻吟等十八胜景。
既然以红枫著称,可想而知那秋天的盛景则不言而喻。
春天的天平山,尽管没有红遍山野的壮观,但也富有另一番韵味。
三月尾风和日丽的一天,来到了这座海拔二百米的山脚下。
我们熟知的《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为苏州吴县人,为了纪念这位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教育家,在这里,山上山下有些牌匾楼阁是专为这位名人及其家族内颇具影响力的人物所建!
《岳阳楼记》中曾题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流传千古的名句,所弘扬、倡导的利国利民的精神,确实让百姓为之敬仰且铭记!
这里的建筑大多飞檐翘角,墙壁也是颇具特色的白色或是橙黄色,门窗看起来古色古香。
围着山脚是面积大小不一的草坪,遍布着各种树木,这时节基本都已翠绿。眼见之处枫香树最多见,看上去古老,高大,奇特,也最为美观!尽管处于春季,有些树却已经提前呈现出唯美的红色!
通向山的弯弯曲曲的石路边,有片片的油菜花开放,清一色的金黄。这时候能看到众多的游客纷纷在花丛中兴高采烈地舞动,拍照!
走出这片油菜田,有几个小水池映入眼帘。水池与水池之间用平整的巨石相隔,连成一排排小桥,以便让游人跨过,清澈的水流从脚下一个个石缝间缓缓穿过,发出轻柔的"刷刷"声。
有几株红叶的枫香树侧斜在池岸,不失雅态!
绕过水池不远,到了入山口的小湖边。这里四周开满了樱花,倒映在碧绿的湖水里。
开始登山。正由于天气晴好,又是周末,爬山的人比较多。
上山的路有些路段其实也不叫路,几乎没有人工修整的痕迹,根本就是一种自然状态,或许这可以带给人更多的原生态的感觉。有的则是用自然的圆滑大石头砌成, 爬起来就显得比较吃力。也有一部分是采用条石铺就,走在这里就显得轻松多了。也可以站在阶梯上,扶着一侧的树木休整一会儿。
山虽然不高,但也足以让我们这久不爬山的人气喘吁吁。
快到半山腰的时候,又累又热,索性找一个平坦宽敞的地方,在一块高大的巨石后阴凉处坐下来。阵风吹过,有浓郁的芳香扑鼻而来。环顾四周,才见各色花朵开放在石缝间和斜坡上。
叫不上名的小小野花,密密的十大功劳,也有美丽的红的黄的锦鸡儿串挂于头顶上的蔓藤。
继续向上攀登,火辣辣的太阳也随着我们蒸蒸日上。只好套上太阳帽,边走边抹着汗珠。
终于到了山顶, 首先见到了那几株红灿灿的桃花。
在这里视野变得异常开阔,能看到远近高楼林立的城貌。
那些早早登上山顶的朋友们,为躲避炎热,都争抢着寻觅凉爽的空间。有的倚在树下,有的坐在石头后面,也有的直接撑开了太阳伞……
草丛里的桔猫懒洋洋地眯着眼睛,吸引了几个年轻姑娘纷纷围过来拍照!
一段时间休息过后,顺另一条路下山,去桃花涧看看。
路边的山坡上有诸多的野杜鹃竞相开放,娇小浓密。
各种鸟儿也来拜访山色,穿梭鸣唱于身旁。
从来没有觉得“上山容易下山难”。很快就下到了半山腰,顺着山坡往下看,远远就看到了一簇簇的桃花,深红的和浅红的,这就是桃花涧了。
涧边有高低的山石,潺潺的溪水,更多是花草和树木了。
爬山的累和热,只好走马观花地欣赏各种风景。
天平山景区的大门外,宽阔的草地上聚满了周末休闲的人们,蔚蓝的天空中飞舞着七彩斑斓的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