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十八岁,2016年,我结束高中进入大学,逃离一个环境又进入另一个环境。2016年,我努力,沮丧,犹豫,低沉,失落,坚持,拼搏,期待,欣喜,憧憬,感动。
时光如水一般不经意间就将一天天溜走,转眼一年的时间就过去了。这一年,总的来说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事情,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感受。这一年,是收获的一年,是考验的一年,是人生进阶的一年。
年初,高三下,备考。经过短暂的寒假,过完春节,早早地回到学校,做着无穷无尽的卷子,每天按部就班地过着教室寝室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一周一小考,一月一大考,五校联考,二模,三模,在数不清的题中摸爬滚打,为了能够对各种题型了熟于心,为了增加高考时的信心与底气。为一道题不会而着急,为掌握一种题型而欣喜,好在这个时候不用思考学习的意义,我们只要好好考试,考出好成绩就算是功德圆满。然而,有些事情不会总尽如人意,数学考试还有不及格的时候,物理分数也不是很高,排名总是落后,来自老师的压力,来自父母的压力,最重要的是自己给了自己很大的压力,一向坚强的自己竟也会朝着哥哥嚎啕大哭。有一段时间自己是真的麻木了,浑浑噩噩的上着课刷着题,一天天将日子过下去,然而自己却没有任何感觉。有时候,实在烦透了沮丧透了,就在操场上狂奔,挥汗如雨,以四肢的劳累来缓解精神上的煎熬。我总是孤独的,但好在我终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还有一个并肩作战的战友,我的室友,我们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挑灯夜战,一起畅谈自己的理想,一起面对成绩以及思绪的起起伏伏。尽管我们的高考都没有考好,我想,至少我们曾努力过。
终于到了那个期待已久的时刻,带着些许紧张,些许忐忑,些许憧憬,走进考场,开始语文考试。我一直以为我的求学之路还是比较顺畅的,可我在高考上栽了一个跟头,而且还栽在我一直认为最稳妥的语文上。不是本身题做的有多差,至少从分数上看还是三位数。问题在于,走出语文考场时,我一直认为我的大阅读没有涂答题卡,那可是一道二十五分的大题,这打乱了我的节奏,扰了我的心神。没有午休,下午考数学,晚上失眠,第二天继续考理综和英语。这就是我的高考。
等待本身是漫长的,绝望的等待更让人备受煎熬。高考成绩出来之前,每一天都是都过得不好。高考成绩出来,超了一本线近50分,还好至少不是一个让人难以启齿的结果,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没上985,也没上211。至于那个在心里呆了两年的大学,如今我竟惭愧的不敢说出它的名字,每想到它仿佛都会给以往岁月一记响亮的耳光。
我下定决心不要辜负大学的时光,在即将过完的这学期里,有突破,与尝试,有坚持,也有堕落。有厚脸皮的两次的上台竞选班委,其实竞选班委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想突破一下自己,至少也已另一种方式介绍了自己,不至于有人到了期末还不知道我是谁。有积极的看书,多看书本身就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有尝试去写东西,虽然效果不怎么样。有参加学生会。有主动并经常联系家人。这听上去还不错,然而也还有熬夜到两点、三点、四点,有花钱买来画具,却连一个较好的人物头像都画不出,有上了一学期的课可对考试一点底都没有。王小波说“人一切的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我对这句话深以为然。同时,每天反复着,也许这就是生活。会思考很重要,然而要与之匹配的则是行动力与意志力,毕竟谁都可以不费任何代价来说大话。这学期所表现出的行动力和意志力并不尽如人意。感觉到痛苦,终究是因为自己的无能。
在这一年里,发生的点点滴滴都注定不平凡,因为这一年不在是小孩,至少从明年起就要以成年人自居,成年也就意味着成熟,意味着责任,意味着要学会独立,要为了未来而奋斗。
2016年已远去,2017年也已到来,岁月最无情,也最真情,活着,终究是为了活出一个“我”字,今年活出了这样的一个我,明年呢?我希望痛苦少一点,欢乐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