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革命3.0——从产品到顾客,再到人文精神》
【美】菲利普·科特勒等
第1章
欢迎进入营销3.0时代
1、原文
企业该如何将价值观植入其商业模式呢?理查德·巴雷特认为企业完全可以按照和消费者相似的精神需求水平来指导营销活动,他发现企业可以把人类的精神动力融入自己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然而不幸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太多的公司高唱企业公民意识,但却从不在经营过程中认真实践。此外,还有一些企业承诺社会责任只是为了改善企业的公关形象。
营销3.0对企业来说不是公关做秀,而是要在企业文化中真实的体现消费者价值。和创造性人群一样,企业也必须超越自己的物质目标,以企业的自我实现为最终目的。
企业必须了解自己的本质、为什么从事这个行业以及未来将何去何从,然后把这些问题的答案写进自己的企业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2、我的理解
001 做秀 or 玩真的?
做秀还是来真的,用户心里清楚得很。
谁也不傻,不拆穿是别人厚道。
想着长期打着“企业公民意识”的幌子,本质是为了赚取自身的利益,还指望别人为此买单?呵呵哒……
002 对自己的启发
做人、做事,无论做什么,全力以赴,尽可能不求回报地付出。
3、引申阅读
001《运营之光》
你在过去某些时候的付出和积攒下来的用户认可,总会在某个你意想不到的时刻突然迎来一个小爆发,反哺到你身上为你带来出乎意料的巨大价值。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有时只有抱着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秉持着一种“先不论我可能会得到什么回报,让我先来基于我的理解把事情做到极致”的心态,你才有可能做到很多有趣的事情。
这样的逻辑,其实是一种“回报后置”式的逻辑。它更加强调我们专注于给用户创造价值,并相信,当你创造的价值足够多的时候,用户一定会愿意给予你无条件的认可和回报,且这种回报,有时甚至会超出你的预期。
但,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除非你真的可以发自内心地相信,以一种“回报后置”式的理念和方式去做事,最终真的可以带来超乎你想象的回报,并彻底践行之。否则,仍然没有任何意义。
002《营销管理》
社会责任营销:世界上最令人尊敬、也最成功的公司都以企业和市场的高标准来践行为人民的利益服务,而不仅仅为自己的利益服务这一宗旨。
4、案例
反面案例
拥有天使地利人和的塞缪尔·兰利带领的团队在多方支持下没有发明出飞机,反倒是靠开店赚钱支付费用的莱特兄弟把飞机给造出来了。
兰利甚至在莱特兄弟造出飞机后辞职了……
正面案例
001 巴菲特给梅琳达 & 盖茨基金捐款
因为梅琳达 & 盖茨基金在全球做的很多慈善、公益相关的项目,例如建立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用于一些通过疫苗就可以得到有效预防的疾病如小儿麻痹症等,获得了巴菲特310亿美元的捐助。
如果他们在基金成立之初就去寻求支援,会不会是这样的结果?打个问号吧……
002 “不靠谱”的众筹
黄有璨老师在公众号粉丝只有1万多的情况下,发布了一个众筹,承诺提供的回报不过是“运营相关咨询……”结果在10小时内就完成了30万元的众筹目标,单篇文章获得接近2万元赞赏。
黄老师说,是因为自己此前在各种不同场合、不同时期所做的事情积攒下来获得的认可。
003 微信公众号的打赏,而不是先付费才能阅读
比如猫叔的《为了诗和远方,我终于实现了眼前的苟且》,因为持续输出对用户有价值的原创内容,所以有用户愿意掏钱让他度过难关。
004 宝洁公司的“品牌目的”
宝洁将“品牌目的”看作是公司营销战略的关键组成,已经接受了公益营销计划,如汰渍洗衣粉的“满载希望”。
005 人脉
永远不要在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才去套近乎。多去想,我可以为别人做些什么,然后,忘了回报这件事情。它们,终将在你想不到的某一天,以N倍复利的形式返还给你。
这么说,好像还是没有跳脱~好吧,我只是在提一个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