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0年代末,男孩子最值得炫耀的事情是拥有三样东西,红白游戏机、盒带式录像播放机以及变形金刚模型玩具;游戏机就不过多讲解了,现在还有很多怀旧游戏视频;录像机则是除了电视电影之外唯一可以观看影视节目的电器,一般人家里还真买不起,即使有,那些电影录像带也是很稀罕的东西,因为基本上都会是电影院和电视台不会放映的进口片或者是香港功夫片,和刚开始拥有电视的家庭一样,不光是孩子会因为家里有这东西会神气活现,连大人也会因为经常能在家门口播放录像电影而在这条街上身份不同,刚开始录像带资源很少,为了想看新片那些大人应该没少动脑筋,一个夏季如果谁家能在巷子里一直播放不同的电影那真的是一件特别露脸的事。
曾经因为录像带,我还帮爸爸在他们厂同事面前风光了一次。那年我已经读初中了,爸爸带我去住在古田(武汉的地名古田一到五路)的同事家吃席,我记得应该是有老人去世吧。到了爸爸那位同事家,已经是满屋子的人了,大部分都是他们厂里的。因为开席是在晚上,时间还早,就摆了两桌麻将,可是依旧有大部分人无所事事;于是家主人就抱出一台录像机,接好了数据线才发现家里一盒可以播放的录像片都没有,这让大家很感到有些失望。我刚好有位家里有个关系很好的同学住在附近,家里也正好有录像机,于是主动请缨去借录像带。那家大人颇感惊奇,于是把自己的自行车钥匙给我,让我快去快回。等我抱着英雄本色一二集回来的时候,大家纷纷跟爸爸那夸我有本事。他们厂里一个年轻的工人还特意走过来递给我一支烟,我哪敢接,只得装成无辜的样子看向爸爸,那个年轻工人看我不接,以为是我不给面子,脸一歪嘴一撇摆出委屈又不高兴的样子,爸爸赶紧说“他还是孩子,不抽烟。”那个人才拍着我的肩膀“郑师傅的儿子啊,不错不错。”
至于变形金刚,在我们小学的时候变形金刚动画连续剧刚刚进入中国,记得应该是每天晚上六点半准时播放,为了能看上,我每天一回家就抓紧时间赶紧做作业,赶在播放前先做完所有家庭作业,然后坐到电视机前面聚精会神的看着,生怕漏掉每一集,其实每一集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但是除了精彩的剧情,还有第二天跟同学们都会讨论昨天的剧情,如果在那天的剧情里出现了新的角色,第二天的讨论会特别的热烈,而说不出昨天的剧情是一件很难堪的事情,好像你已经融入不了班级的圈子。在动画片前奏开始之前也总会有一段玩具广告,广告里都是我们熟悉的那些机器人模型,用定格动画展示如何从人形的机器人状态变化成汽车飞机坦克等交通工具或者武器,最后随着一句“美国孩之宝。”的广告语,画面切换到动画片的片头,这才正式进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