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重要吗?重要,但是分看什么书,还有本人的经历和水平。
首先不推荐读者意林之类的那些东西。因为读书要增长见识,懂得道理。而道理,是符合客观规律的,但是这些道理必然会有适用范围和条件。数学是道理?是,因为它符合客观规律,物理也是,化学也是,这些东西,一旦错一点,就可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而那些教人做人的书,更不能有一丁点马虎,严重的会改变人的三观,甚至改变人的命运轨迹。而某些心灵鸡汤等那些书,忽略了大部分的外界条件,都很主观。适用范围很窄,但是很容易让阅历少的人相信并且刻意对号入座,导致办错事,严重的还能带偏自己的观念。
每个人眼里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感受也不是相通的,所以每个人所需要的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不推荐那些满纸道理的书,因为太主观。
那看哪些书呢?建议看名著,比如西游记水浒传或者鲁迅小说等,因为这些书之所以被成为名著,是因为里面的人性在书里所创的环境内被揭示的一干二净。平时大家都上班,都上学,看不出哪里有区别,但是一旦环境开始变差,人性就揭露地更彻底,比如:唐僧在被妖怪抓的时候的懦弱,阿Q在封建社会里的精神胜利法等。里面的角色,都完美体现了人在当时环境的正常表现,不反智,不中二,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对书中各种人和事物的思考,也接近现实的思考,这对自己往后要走的路会有很大的作用。
然后是个人阅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实践和看书是相辅相成的。上学时就有各种课文说封建社会怎么害人,资本家怎么剥削劳动者,这些都知道,但是不懂,毕业进入社会之后,就开始深有体会,渐渐的也更喜欢看一些现实一点的书,从而更加清醒地认识现实,认识生活。就算暂时无法改变残酷的生活的现状,也可以让自己心灵更加纯净和安逸,从而根据自身和现实的结合,得出正确的结论和方向。同时,也可以验证书中的一些不符合自身的道理或者错误的道理。
读书还有个好处就是,不会轻易被某些言论洗脑。自己经历多了,看书看的多了,自然会形成自己的独立思想。同时,也能辩证地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还有对不同意见有很大的包容心。
最后,推荐一些书:
1.水浒传和关于水浒传的各种评书。因为一些事都见仁见智,所以多看一些评书,看不同人对不同事物的看法。
2.矛盾论与实践论。
3.我与地坛。
4.野草,阿Q正传。这个阿Q正传,也推荐看看网上的电影和影评。
读书就像吃饭,长这么大不是说吃哪一顿饭突然长大的,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不求一定要功利性阅读,但是日积月累,一定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