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懂茶的,但是朋友推荐这本书的时候,仅看到题目,就心动了,原因很简单,有天我穿了件白底草绿色小桃心的针织衫,朋友说看到我就想到了茶园,这身衣服大抵跟短发安静的我是很配的。
她送给我的是电子书,我还是决定买本纸质版的,一直偏执地认为遇见一本好书,一定要看纸质版的,淡淡油墨香中,边读边做上标记,夹上自己喜欢的书签,很庄重的一页一页认真读完,就像完成一种仪式一样,看完了把它放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偶尔拿出来翻翻,那种由书本文字内化为自己思想灵魂的一部分的感觉很美妙,记住的变成了知识,忘掉的变成了你的气质。
从书中能窥见作者是个很有趣的人,即兴又深情,清新文艺又有点小女生天真的文风,与孩童的天真稚气不同,是经历尘嚣之后的返朴归真。把茶写的灵动,鲜活,像桃二本人一样。作者做茶,她的朋友做果汁,做梨膏,做陶艺……不管做什么,内心干净,纯粹,投入的是真情,做出的东西才有烟火的气息,生活的滋味。一个小小的物件,一杯淡淡的清茶,自然而然地连接了一切想要连接起来的人和事。
遇到这本书以前,茶在我的概念里是老派陈旧的,是缺乏生气的,跟我们年轻人是不搭的,仅限于父亲冬天早上会熬几罐浓的发黑的茶汤,就着馒头当早餐,夏日的午后会泡一杯茉莉花茶来解乏。
“茶”,单从字形看,就是人在草木间,生而为人,就是与自然相通的。茶展现一片树叶的生命之美,人的参与使得这份美被看见,被感受,并被记录与流动。
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不似咖啡那么小资,不似酒那么浓烈,也不同于白开水的寡淡,它鲜活而灵动,淳厚又久远。明前龙井清新澄澈,夏小茶新鲜活泼,秋茶通达圆融,就如人生,幼儿顽劣,少年活力,中年稳健,暮年豁达。
“水是茶之母,器是茶之父。”茶是鲜活的,水是有温度的,空气是流动的,茶具是包容的,它们之间的相遇具有极大的偶然性。一个人喜欢什么样的茶,大概也就能探其口味,而口味,往往又暗藏着品味。
看完这本书,带给我的或许不是认识茶,了解茶,而是教我们生活,精致的活,尽情的活,对内有所持守,对外有所挚爱。
我的性格呢,一半火焰,一半静海。这些年来不断认识新的朋友,进入新的关系,但我始终是我,喜欢自己骨子里那些小而执拗的东西,并会一直与它们同在。
有一位熟识多年的老友给我的手写信印象深刻,他说我像一粒种子,看着文文弱弱平凡不出众,甚至有些木讷,但内心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坚守,执着,他说我跟别的年轻女孩很不一样,身上没有那种贪婪、浮躁的东西。虽然存了私心,但我一直在努力向上生长,走得缓慢却从容,活得小众但真实。今日回看走过的路,无数次庆幸自己没有放弃,命运也比自己当初想的要温情。人活着,需要找到一种与世界相处的方式,在出世入世之间保有相对的自由,才不至于被大流裹挟。
经济独立为富,内外兼修为美。这一直是我的生活信条,化妆打扮,健身时尚,旅行读书,练字写文,养花种草,一样都不能落下,记得大冰说过一句话:任何一种长期单一模式的生活,都是在对自己犯罪。人生哪里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平行世界,多元生活。学会与自己相处,就会沉淀出自己的生活美学,所有的美,都藏着爱。而心中有热爱,眼里才有光芒。
生活无捷径,我在路上,路在心中,情深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