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6点,7点,7点半,8点”自居家以来,大脑总是不自觉的被身体唤醒,明明没有定闹钟,醒的却比闹钟还准时,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一台机器,一台对睡懒觉免疫的机器,这台机器唯一的作用就是无情的屠戮着我的精神。
对于不能睡懒觉这个问题,自上学到工作以来,经常成为朋友同事闲聊的话题,大家羡慕早上能够起很早的“狠人”把它称为自律,而只有我自己知道,这只是习惯罢了。
习惯的养成有主动和被动之分的,但说到底是被动的,你想变瘦,要保持运动,你想更健康,要避免熬夜,你想更活的通透,要多读书,改变是从小做起,从小到大又需要日复一日的保持,慢慢习惯就融入进你的血液,当你发现自己和别人不同的时候,习惯已经给了你改变。
我不睡懒觉的习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大脑开始飞速闪回着过往的画面,一幕幕叠加着混乱的场景中,总有一个还在睡梦中的小男孩,像犯了错似的,被匆忙的,焦躁的,催促着叫醒,所有画面都像紧急集合,沟通是失去耐性的,命令是严格的,没有喘息的。从上幼儿园到生活在部队大院,从早读到晨功,从被动到主动,或许我根本就没睡过懒觉,习惯让我成为了一台机器,我羡慕那些可以睡懒觉的人,他们一定很幸福,一直,都很幸福。
当然,从早起中也获得了自己与自己相处的时间。没有任何打扰,没有任何情感关系的交汇,在每一个鸟鸣如洗的清晨,单纯享受一杯牛奶的味道,怀着美好的愿望与自己对话。
走到队尾,心情也随即降至冰点。早起的自我疗愈已经失效,生命就这么一个小时接一个小时的荒废,生活规律全然打乱,换取的不过是一声儿报备,“XX,核酸检测完成”。检测完成,意味着你安全了,到底有多安全呢?每天这样的问题,反复浮上心头,望着遥遥无期的队伍,我更坚信自己的内心的声音,宁可在春华的风泽中燃烧成灰烬,也好过在恒温的牢笼里当一具尸体。
等待核酸,等待解封,等待回归正常生活。人生是一场漫长的等待,所有爱、浪漫和美好在等待的尽头闪烁着光芒,却在等待的过程中历尽消亡。
如果这是一场战争,失去耐性的人早已战死沙场,木讷的人,熬过去,就是胜利,可是胜利又带给我什么呢?
失去的比得到多。
就在刚才,一个博主留下35岁最后的自述,因为癌症已经无法救治,自己也放弃了治疗,字里行间透露的轻松和戏虐让人揪心,“不出意外,这就是我最后的遗照”。没有机会和朋友们好好道别,成了她的遗憾。
面对死亡,这世界上所有令人厌恶的伤害,所有烦人的工作,无止境的煎熬,又何必放在心上呢?人的躯体不过是一副无用的皮囊,在世上空度岁月。我抬头看着天空,在宇宙之外是否还有另一个世界,那里的我,是不是也在经历着无法消解的痛楚,等待着一个慰藉的时刻。
今日的核酸完成已接近午后,漫不经心地走在有树荫的街道上。忽而,被一声哭诉惊觉,抬起头,一个个子不高的女人身着黑色运动衣,举着电话走在我的前面,讲话的声音很大,大概和工作有关吧,只听清一句“凭什么这么对我”。女人举电话的手一直没有放下,另一只手还拎着两个提包,经过她身边时,才注意到眼泪顺着脸颊不断的流下,而她甚至没有空隙去擦掉眼泪。我下意识低着头快速走到她前面,在街口的拐角逃离了越发失控的哭泣。
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不得而知,只是一个女人在大街上,如此坦然的流泪并且大声讲话,应该是遇到了难以释怀的情境。
不知道我算不算一个冷漠的人,我一直认为,人与人是不论感同身受的,作为孤独的个体,在宇宙中每一分毫之间都千差万别。更别说,另一个孤独个体怎么会那么轻易的走进去,并且被看到呢?无非大多能被看到的,都是愿意被看到的,你不是我,我不是你,表面看似的相同,不足以感同身受。
那个在大街哭的女人,可能需要有人陪伴,但是不一定需要有人理解她,都说“没在深夜里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委屈到点上了,眼泪自然就流下来了,谁能无缘无故走在街上哭出声来?
就像习惯、等待、改变、难过并非都是主观所能控制。有些事儿,不能,有些事儿,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