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关于内容平台的价值,读者和作者的需求是不同的。
从一个作者的角度考虑,无非是两点,第一是能有序地管理自己的文章,第二是能快捷而有效地传播。
从一个读者的角度考虑,无非也是两点,第一是能快速找到自己喜欢的文章,第二是能便捷地获得更广泛的阅读推荐。
而作者的传播需求和读者的阅读需求,在某些方面是重合的。
与同行相比,简书在文章管理方面做得最好,而在文章传播方面做得最差。
简书,是传统文集网站的升级版
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内容平台有过几次重大的变迁。
最初的内容平台,是以榕树下、起点等网站为代表的以个人文集为主要特色的门户网站。用户注册后可以建立个人文集,并根据所需设置若干文集内的专栏。对于文章内容庞杂的作者而言,个人文集网站的最大优势,是对个人文章的分类管理和发布。
文集网站的推广方式,是编辑首页推广。编辑对审核通过的文章,根据平台的评判标准向首页预制的栏目进行推荐。读者进入网站首页,即可查阅不同栏目的推荐文章,还可以查看“最新”、“最热”等集合。
对于现在的大多数简书读者来说,可能连文集网站都没听说过,但对这种发布方式和编辑推荐模式却不陌生。因为,简书就是这么干的。
文集网站之后,陆续出现的博客、微博、公众号类型的内容平台,都在单篇文章的推广上下尽功夫,形成不同而都非常有效的推广模式,但唯独在“文章分类管理”这一项上集体缺失。移动互联网之前,在“文章分类管理”上做过文章的,好像只有红极一时的网络论坛以“文章聚合”的方式做过并不成功的尝试。
文集网站的消退原因,主要是单篇文章推广不利。这一点和微博时代的网友推荐、公众号时代的微信推荐相比,这种劣势就显得更加明显。尤其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一缺点简直是致命的。
然而,以单篇文章推荐见长的后期所有内容平台,都对“文章分类管理”严重忽视,使得大批写手深感不便。
简书的出现,略微改变了这种状况。
简书的文章分类管理,延续了传统的文集网站的优势,成为当前流行的内容平台的最大优势,从而吸引了大批写手。这些写手里,甚至有专门为了“保存文稿”而来。
简书,实际上是传统文集网站的升级版。
简书,文章传播之痛
尽管简书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点,看得出对互动性的追求,但在这方面依然显得非常薄弱。
简书的首页设计,一直延续编辑推荐的模式。这一点,显然带有传统文集网站的特点。这种方式的优势是,能够通过高水平编辑的筛选,把优质文章推荐到用户首页。但这种模式的瓶颈在于对编辑的审美专业水平的依赖。显然,简书在编辑素质和编辑标准上并没有做到“一个优质创作社区”的“优质”。
2018年3月份,简书“发现页”改变了人工推荐模式,而采用算法推荐。简而言之,就是根据用户阅读痕迹的数据分析,判断用户的阅读兴趣,并据此向用户“发现页”推荐其“感兴趣”的内容。如同你在淘宝查阅了鞋子,于是你的首页就会多出很多鞋子的推荐。
而简书的“发现页”,对移动端用户而言,就是他的个人首页。对于PC端用户,“发现页”是其首位引导页。
算法推荐的好处是能够根据读者阅读兴趣,向其推荐其喜欢和需要的文章,这无疑减少了用户搜索的繁琐。
但其弊端也很明显,那就是读者的阅读面会因此受到局限,从而使自己的首页显得类别单调,阅读范畴会越来越封闭。尤其一些专题编辑,由于工作原因必须阅读大量同类文章,那么他的首页则会更加单一而封闭。
对于作者而言,算法推荐将把他的文章推荐给比较精准的读者,并且也只能推荐给这一部分读者。
所以,算法推荐的弊端就是,使读者的潜在需求难以发现,同时作者的潜在读者群也难以找到。读者和作者,逐渐会成为封闭的小圈子。这对于单篇文章推广而言,无疑是莫大的伤害。
当然,精准推荐对于读者和作者来说,也都是必要的,但如果仅仅做到这一点,显然无法满足读者和作者的需求。
读者如何找到“发现页”之外自己可能感兴趣的更多文章?作者如何让被算法固定的受众群体之外的读者找到?这,是算法推荐无法完成的任务,算法推荐甚至还不如编辑的人工推荐,更能满足用户的广泛需求。
改进“关注页”,将大大提升简书的传播力
单篇文章的传播力,是对作者的极大诱惑。同时,也是读者获得更多信息的来源。因此,传播力是一个内容网站的活力之所在。
但是,随着“发现页”算法推荐的改版,把本来就不是很强的传播力度,又狠狠地缩减了一把。这无疑是用技术上的进步,换取了传播力上的倒退。
我的建议是,保留“发现页”的算法推荐,向读者精准推荐兴趣阅读的同时,改进“关注页”显示模式,依靠关注用户的动态来扩展读者的阅读面。
目前PC端“关注页”结构是,显示被关注者的两项动态,一是发表了新文章,二是喜欢了某文章;移动端“关注页”则仅仅显示被关注用户有新动态的蓝色提示小圆点。这种显示模式所能提供的信息非常有限,并且显得非常静态,导致大部分用户对“关注页”失去打开的兴趣,从而失去了推广传播的效果。
也由于这种模式,读者关注某位用户的意义也大为缩减。常常是我关注了谁,而并不知道他最近和当前做了什么。对于被关注者而言,他的所有动态尤其在其发布了新文章之后,即便粉丝非常多,也不能得到粉丝的及时回应。
这就导致一个尴尬的结果,简书的单篇文章需要依赖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的推荐,才能获得首批阅读者。
很多作者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尽管你的关注者并不少,但在你将简书新文章发布到微信朋友圈或微信群之前,会很长时间保持个位数的阅读量。这也是简书各大专题的微信群并无实际话题讨论,而成为啪啪啪转发简书文章链接的场所,势同鸡肋。
“发现页”只能发现有限,“关注页”并没有真正被关注。这是简书用户共同的痛点。
如何改进“关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