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决定把我学《道德经》的心得体会整理写出来的时候,我的内心是诚惶诚恐的!慎解经典!《道德经》流传了两千多年,出土的竹简不止三个版本,有人说它叫《道德经》,也有人说它叫《德道经》,还有人说它应该叫《老子》。不论它叫什么,对于学习经典的人来说真的不重要,因为最重要的是它给我们的智慧,对我们人生的指导和生命的滋养!有人说这是一部管理学著作,有人说这是一部哲学著作,也有人说这是一部教育学著作,甚至有人说这是一部文学著作,我觉得这些说法都没有错,因为不同的人现在不同的视角,自然会有不同的理解。作为一个国学经典的爱好者,我本着“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原则,即不纠结版本、不纠结名字,也不纠结它属于哪一学科,我只追求心得体会及能够受用多少。
其次,我非常感谢泽宇国学馆读书会的朋友们,大家每周都来听我的分享,使我更有信心和动力来和大家分享。也是在读书会的朋友们的鼓励下,我决定把这些心得体会整理出来,发布到网络上,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经典的学习当中来。因为读书会的朋友们现在刚好学到第五十一章和第五十二香章,所以接下来我会先上传第五十一章和第五十二的内容。以后每周会尽量更新两章,同时,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我会尽量把前面的章节都整理上传。
再次,我要介绍一下我的写作习惯。我是逐字逐句进行翻译解释后,再做深入的拓展性的理解的。我认为成人读书,不能完全“素读”,要明白老祖宗的语言文字的用法和表达方式,才能更好地理解经典所表达的意思。这其中对于字词的翻译和语法运用的解释,一部分依靠我自己对古文的理解,一部分依靠专业的文言文字典,还有一部分依靠请教专业的汉语言文学老师。有朋友问我为什么每次和大家分享前都要整理写个手稿出来,可以全凭说的。我之所以整理并写个手稿,是因为:第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在学习的时候,有什么好的感悟,及时记录下来,以便在后面能更好地和大家分享。第二,慎解经典,对人负责也是对己负责。虽然国学馆的读书会是不收费的,但是大家的时间是宝贵的,如果不能很认真负责地去与大家分享,无异于是浪费大家的时间,那我便成了偷盗大家时间的“盗贼”了!我在内心里实在没有办法承载那么厚的脸皮!至于我的解读,大家觉得有不准确的地方或者有不同的见解,都可以留言指出来,非常欢迎大家指正,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大家的不同理解,说不定对我是更好的启发。
最后,大家觉得我的分享有价值的,可以转载传播,只是转载和引用时,一定要注明出处和作者,因为这些心得体会是我的原创,请尊重原创作者时间和精力上的付出。如果大家对我的分享非常认可,愿意给予赞赏的,请随缘就好,大家的这些赞赏,我积攒到一起,全部会用于捐助我的上师邓珠仁波切在藏区创办的爱心小学和佛学院等公益项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