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啸谷
01
表弟今年高考考的不理想,刚考试完就和几个同学到江苏的电子厂去打工,一个月也能挣三千来块钱。这两天回来表示不打算继续上学了,要外出打工,姑妈觉得他年纪小,想让他继续读书,但苦劝不听,便只好让我去说服他。我苦口婆心劝半天,他来了一句:
“哥,我最讨厌听大道理了,道理谁都懂,讲那么多有什么用?”
02
前些天组织了个关于执行力落地思想的培训,内容多是些理论加案例,或者称作“鸡汤”也可以(详见《两万元的课程,教我们这样提高执行力(思想篇)》)。培训完有个同事上台分享感悟,他说:
“大道理都懂,也知道有用,但往往刚听完热血沸腾,过不了几天该怎样还怎样,所以都不愿意去听大道理了”,很多同事鼓掌认同。
大道理被排斥的原因分析
1)我们很多人从小都是听着老师和长辈们的“道理”长大的,当某些事我们迫切想去做但长辈觉得不该做时,他们往往会给我们讲各种道理。这些道理本身大都很好、很有用,但可能阻碍了我们达成一些不正确的目的,往往招来极大的反感,“大道理”一词在很多人心目中便成了个负面词汇。久而久之,我们便只愿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任何道理都听不进去了。
2)有些人觉得大道理和鸡汤文只是些大而空的理论说教,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大道理的来源
大道理也好,鸡汤也好,很多都是别人的成功经验,有些更是千百年来浓缩的人生智慧,“半步《论语》治天下”讲的也是这个道理。读过《论语》的人很多,但真正靠其治好天下的却少之又少,原因何在?因为他们把《论语》的话当成了大道理,即使耐心读完,也没有把它们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但事实上,生活中的每一种正能量都代表了一种大道理,很多人的成功正是因为没把道理仅仅当做“道理”,而是把它当成了做事的习惯。
03
我曾看过一段亚洲前首富李嘉诚《一分钟自我介绍》的视频,他提到自己少时家贫,努力工作和求取知识是他唯一的出路,他一直到八十多岁高龄还每天读书。李嘉诚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功,和他良好的习惯是分不开的。
很多人刚刚步入职场时,长辈们也往往会叮嘱一句“好好工作”和“坚持学习”,这是大道理,相信大多数人听了后便不置可否,但李嘉诚不仅听进去了,还用自己的一生去做了,所以才成就了精彩的人生。
我刚参加工作时也听到了一个大道理,就是“如果有什么事情值得去做,那就尽全力把它做好”。在工作中,每遇到一件事,我总会把这个道理拿出来提醒自己一下。后来因为奉行这句话,我在职场中的多次晋升都和它不无关系。直至现在,它还帮助我养成了做事严谨、精益求精的好习惯。
那么如何做才能发挥大道理的作用呢?有三个步骤可循:
1)保持空杯心态,把任何一种大道理都当成给养:听到、看到、悟到某些大道理了,首先不要排斥,觉得能产生共鸣的就用心记下来,怕记不住就写下来。
当你的人生遇到低谷时,可能就是其中的一句话让你豁然开朗;当你的事业遇到瓶颈时,也可能是一句话就会让你再次腾飞。而这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有一颗空着的心,能把各种大道理装进去,不然即使需要的时候也难以找到。
2)持续的自我激励是将大道理转化为习惯的利器:一句大道理,你记住一天,它只是句话;记住一周,它可能变成剂鸡血;记住一月,它或许成了口头禅;记住一年,它便成了一种信念;把这种信念坚持一生,收获的就可能是成功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首先学会自我激励,并且这种激励要持续不间断。当我们步入人生的低谷时,用“蓄势是为了更好地腾飞”这样的大道理来鼓舞自己;当我们取得成绩时,用“戒骄戒躁、福祸相依”这样的大道理来警醒自己。把大道理运用的时间越久、越彻底的人才越容易取得成功。
3)把大道理用到日常的小事情当中,再用小事情来验证大道理:当我们用大道理去解决了一件小事情,如调整了某次负面情绪,或者看淡了某句伤人的话语等等,这个大道理就会深入我们的内心一次,运用的次数多了,即使这个道理本身你已忘记,但它已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成为一种习惯了。
我们身边最不缺的就是大道理,每天周围充斥着各种说教、各种鸡汤。其实大道至简,真正的大道理不是长篇大论,仅仅是一两句话,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道理提取出来、听进去记在心里,然后不断地提醒自己去用,仅此而已。